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作者
宋振英;蒋华
英文缩写
VHL
癌症风险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患者患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发病率为25%~40%,平均发病年龄大约为40岁(16~69岁)。

VHL患者患胰腺胰岛细胞瘤的风险为7%~25%,这些胰腺癌发生在一部分VHL家系中提示这些家系可能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类癌病例在VHL患者家系中也有报道。

VHL患者也患眼睛和耳朵相关肿瘤的风险。约70% VHL的患者患视网膜血管瘤,这种良性的肿瘤会危害视力。视网膜血管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1~28岁,但在童年也有发生。

10%~15% VHL患者会患内淋巴囊肿瘤(ELSTs)(内耳的乳头状腺癌),可引起显著的听力损失以及眩晕和耳鸣。

3%~17% VHL患者会患PCCs,一种罕见的肾上腺肿瘤。PCCs是分泌儿茶酚胺良性肿瘤,会引发高血压、心悸和中风风险。在VHL患者中也有发生PGLs,一种肾上腺外部肿瘤。

VHL男性患者可能患附睾囊腺瘤,VHL女性可能患子宫囊腺瘤。

血管母细胞瘤是VHL的诊断标准。VHL患者可能在小脑或脊柱生成一个或多个血管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的几率为80%。虽然血管母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但因肿瘤所处位置重要,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VHL患者的另一个特征是在肾、肝、胰、脾和肾上腺(很少)生成囊肿和良性肿瘤(腺瘤或血管瘤)。

病因学

目前认为VHL病是由VHL基因的突变引起。VHL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其不同位点的突变可导致疾病的不同表现型。临床上对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者、早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 (发病年龄小于20岁)或有相关症状者,应推荐做VHL基因筛查。VHL综合征患者平均寿命一般不超过49岁。其主要死亡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破裂出血、肾细胞癌和嗜铬细胞瘤引起的恶性高血压。

主要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CT扫描为首选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对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的灵敏性为85%~98%,但特异性仅为70%。

B超检查的优点在于鉴别肿物为囊性或实性。

MRI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为85%~100%,但特异性略低于CT扫描 (67%),其优点在于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解剖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某些组织学特征等。

131I-MIBG闪烁扫描是目前用于发现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最好定位检查方法,其灵敏性为78%~83%,特异性为100%。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可对131I-MIBG显像阴性的嗜铬细胞瘤进行互补检查而有助于确诊。

一般可先进行肾上腺扫描,如果在肾上腺没有发现肿瘤,则进行全身扫描 (较为理想的是MRI检查),如为多发的及肾上腺外的肿瘤 (尤其在手术前行该检查以除外多发性肿瘤),则可应用131I-MIBG进行显影检查。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观察随访:对于肿瘤较小,病变静止,无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定期随访。视盘毛细血管瘤,长期稳定,可进行观察随访。尽管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有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但这些瘤体为良性病变,且增长速率不一,一些瘤体可多年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若没有临床症状无需手术治疗。

(2)激光光凝:定位准确,对中、小、扁平的血管瘤,光凝效果最好,可同时光凝供养及引流的动脉和静脉,光凝后其周围组织损伤小。

(3)经瞳孔温热疗法。

(4)光动力疗法。

(5)冷冻治疗:血管瘤较大,或已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时,冷冻效果较好。

(6)放射治疗。

(7)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激光、冷凝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8)抗VEGF药物治疗: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减轻视网膜水肿。

(9)基因治疗:还处于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将VHL基因导入动脉内皮细胞,可有效抑制动脉内皮细胞的增生,抑制肿瘤滋养血管达到抗肿瘤目的。

注意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VHL病患者中有10%~20%伴有嗜铬细胞瘤,且嗜铬细胞瘤常常早发。应该定期随访,常规行B超或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VHL病的其他病变。

来源
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精选案例解析,第1版,978-7-117-25156-3
眼底病鉴别诊断学,第1版,978-7-117-16433-7
肿瘤遗传咨询,第1版,978-7-117-22673-8
上一篇:von Herrenschwand综合征 下一篇:von Monakow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