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etal alcohol syndrome
胎儿酒精综合征(fetal alcohol syndrom,FAS)是由于父母在怀孕前期或母孕期的前3个月大量摄入酒精,导致精卵结合的生殖细胞质量下降,酒精可以通过胎盘而直接作用于胎儿,使得胎儿在宫内发育不良,并可直接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引发多脏器损害、颜面部畸形,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早产或胎死宫内。一般发病率为0.19%,美国发病率高达0.20%。
近年来,酒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紊乱的机制已经在一系列动物模型中得到了研究。目前认为,酒精对神经细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神经元增生(特别是侧脑室旁区)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如细胞凋亡)方面。酒精对神经元移行的损伤主要与细胞间黏接受损和放射状引导型胶质细胞丢失有关,表现为放射状胶质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不成熟或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障碍。对神经元组织构建及功能的损害表现在突触增生与神经递质系统的受损,后者包括了受体、摄取机制、合成与分解酶类、转导系统的受损。受累的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组胺。此外,在细胞培养的研究中,还证实了酒精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发育的紊乱。
酒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致畸作用,导致了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生。酒精可以快速通过胎盘和胎儿的血脑屏障从而发挥作用,特别在怀孕第一周,母亲酒精摄入与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剂量依赖性。进入胎儿体内的酒精,既可以通过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直接的分子效应影响靶器官,也可以通过引起母体营养不良、胎儿低血糖、胎儿缺氧缺血而间接影响靶器官,也可以通过引起母体营养不良、胎儿低血糖、胎儿缺氧缺血而间接影响靶器官。
目前认为,酒精通过三种直接的方式影响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首先,由于酒精是一种N-甲酰-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而胎儿期阻断NMDA型谷氨酸受体会导致神经细胞退行性变,从而使得脑内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其次,酒精可以抑制维A酸的合成。而维A酸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许多基因转录有关。最后,酒精可以抑制细胞间黏着,从而干扰细胞间相互作用,影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移行过程。
对症处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求助于酒精来排除焦虑、愤怨的妇女越来越多,因此成为公共健康的大问题,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大力宣传孕妇饮酒的危害,劝其禁酒或强制禁酒,以预防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