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春季结膜炎
春季结膜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vernal conjunctivitis

中文别名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结角膜炎

英文别名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概述

春季结膜炎(vernal conjunctivitis)又名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或结角膜炎,是季节性疾病,春、夏季节天气暖和时发病,秋、冬季天冷时缓解。尽管病变损害仍然存在,但眼部烧灼感、奇痒、畏光、流泪等症状消失。每年复发,反复多年,但有脱敏趋势,反复数年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男性易发。常侵犯双眼,为增生型变态反应性结膜炎。主要症状是眼部奇痒,病变特点是睑结膜上有巨大、形状不规则、扁而平的乳头增生。分泌物呈乳白色,量少而粘,内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此病散发,无传染性。

病因学

本病的真正病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本病属抗体参与的免疫性疾病,为对外源性过敏原的高度过敏反应,属变态反应第Ⅰ型。其过敏原可能为各种植物尤其是禾本植物的花粉、各种微生物的抗原成分、污尘、动物皮屑、羽毛、阳光及温度变化等。患者家族中常有同样疾病或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过去认为本病主要由IgE抗体介导,但近年来研究指出IgG抗体及细胞免疫也参与本病的发生。

病理学

结膜乳头主要是由于结膜上皮和结膜下纤维组织朝向睑结膜表面增生所致。睑结膜乳头较大,表面扁平,乳头内有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管。角膜缘上方可出现单个或数个黄白色斑点。这些斑点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变性的结膜上皮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组成,又称为Horner-Trantas斑。病变后期炎性细胞消退,纤维瘢痕组织形成。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或睑结膜刮片用Giemsa染色,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或破碎的嗜酸性粒细胞及散在的嗜酸性颗粒。泪液和血清中IgE升高。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本病虽有奇痒和不适感,但有自限性,随秋冬季节的到来,症状和病变会自行缓解消失,从不发生合并症,预后良好。春夏到来病变复发,可反复数年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将平静消失。由于致敏原难以确定,所以治疗完全针对症状,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痛苦。

1.一般治疗

尽可能避开可能的致敏原,佩戴保护眼镜,减少阳光的刺激。有条件者在炎热季节住空调冷房可减轻症状。也可采取异地疗法。

2.药物治疗

2%~4%色甘酸钠可明显减轻搔痒、畏光等症状,长期使用无不良副作用。2%色甘酸钠是一种无激素作用的抗过敏药,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肥大细胞,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达到抗过敏作用。血管收缩剂,如1‰肾上腺素溶液1ml加0.5%硫酸锌9ml滴眼等均可改善症状。亦可用2%氯化钙眼药水滴眼。近年有报告用环孢霉素A油剂滴眼,每天4~6次,效果显著。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点眼可减轻症状,用激素与抗生素混合剂,对减轻症状,减少粘液性分泌物有益。但长期用药会引起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白内障,及诱发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真菌及其他条件致病菌的角膜炎。用药时务必将此药的副作用告诉患者及家属,切忌无医生指导下用药。目前多主张在易发季节滴用色甘酸钠眼药水,每天4~5次。在症状加重时,以间歇冲击的方法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持续3~5天,在发作间歇期不应滴用皮质类固醇。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刘正中;王青
来源
小儿眼科学,第1版,978 - 7-117-05157-4
中西医临床查房手册(上、下册) ,第1版,978- 7-117-04744-5
眼科病理学图谱,第1版,978-7-117-15015-6
临床实习医师手册(第3版),第3版,978 - 7-117-08003-5
上一篇:慢性结膜血管扩张症 下一篇:糖尿病临床微循环检查-球结膜微循环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