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鼻腔鼻窦肿物
鼻腔鼻窦肿物
类型

鼻腔鼻窦肿物包括囊肿、良性恶性肿瘤,有少数眶内原发瘤累及鼻窦。

1.鼻窦囊肿

常见为黏液囊肿,好发于额窦和筛窦,多由于炎症、或因外伤、鼻内手术后或肿瘤压迫等使鼻窦自然开口堵塞,窦腔积液并继续扩大。因额窦和筛窦与眼眶之间骨壁甚薄,囊肿可扩展到眶内,在眶内上角或内眦处膨隆,使眼球向下外或外侧移位,继而眼球突出,严重者眼球运动受限,引起复视、视力下降。黏液囊肿可引起头痛、鼻塞,鼻腔见筛泡膨隆,如合并继发感染,可形成脓囊肿,局部红肿疼痛,可有脑膜刺激征。

黏液囊肿若发生于后组筛窦或蝶窦,极易引起视力障碍、视野缩小、盲点扩大、瞳孔反射减退甚至视神经萎缩。

上颌窦常发生黏液囊肿,有时形成含齿囊肿,继续增大,可压迫眶底。

2.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

骨瘤:原发于额窦占80%,筛窦占25%。骨瘤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可偶然X线摄片中发现。肿瘤渐增大侵入眶内,引起眼球突出、眼球移向下外或外侧。X线摄片可确诊。

鼻咽纤维血管瘤:好发于男性青年,原发自鼻咽部,继续增大,可侵入翼腭窝,向上发展,可影响眶尖。

鼻腔或鼻窦癌:好发于中老年,80%为鳞癌,多发生在上颌窦和筛窦,出现鼻塞、头痛、血性鼻溢、眶下区麻木,鼻腔可见红色肿物,触之易出血。肿瘤继续增大可破坏纸样板和眶底入眶,使眼球移位突出,于内眦或眶下缘可触及硬块。X线摄片有明显骨质破坏,活检阳性。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外鼻皮肤,浸润并溃烂,向四周扩散,向外可累及内眦和下睑皮肤。

肉瘤类:好发于青少年,常见横纹肌肉瘤,自鼻腔上颌及面颊部膨隆,可累及眶。局部红肿,发展迅速,预后不佳。

鼻泪管肿瘤:鼻泪管除受鼻腔侧壁肿瘤浸润压迫外,可原发鼻泪管乳头状瘤和鳞癌,因部位隐蔽难于早期发现,晚期可破坏邻近骨壁侵入鼻腔。

3.恶性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

近年倾向于分类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又细分类为B或T细胞淋巴瘤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鼻面部进行性肉芽增生性溃疡,可持续破坏皮肤、黏膜及骨壁,累及鼻腔、外鼻、鼻窦,形成溃疡坏死,有臭味,经上颌及筛窦可扩及眶,引起坏死。病理检查常无肿瘤细胞可见,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可先后伴有肺和肾相似病变,病情发展迅速,终因衰竭或大出血死亡。

4.纤维性骨炎

好发于女性青年,多累及上颌骨。正常骨代以胶原、成纤维细胞及骨样组织,面骨无痛肿胀,边界不清,坚硬,可累及牙槽突,颊部隆起,眶下缘增厚,可侵入眶底,引起眼球突出和眼向上移位,若累及眶尖可影响视力。X线摄片患侧上颌骨均匀致密。应与硬化性假瘤鉴别。

作者
韩德民
来源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面部外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