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hereditary nephritis
遗传性肾炎(hereditary nephritis)又称Alport综合征,为遗传性家族性肾脏疾病。临床以再发性血尿、神经性耳聋及进行性慢性肾衰竭为特点,部分患者合并有眼部疾患。该病由Samuelson于1874年及Dickinson于1875年首先报道,至1927年Alport确定了它和耳聋的关系。国内于1978年起已有报道。
本病具有明确的遗传性、家族性或先天性肾炎存在,但遗传方式根据不同的家系分析,结论不一。本病在两性均可发病且遗传给子代,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男性多属重症。但有更多报告本病属性连锁显性遗传,其特点为女性发病与男性发病之比约为2︰1,男性发病不遗传给男性。
【遗传方式】
男性较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2q36-q37。
本病是一遗传性家族性的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其遗传具有异质性。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三种遗传方式,即性连锁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绝大多数患者为性连锁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2带(Xq22)。1990年,Myers等证实此致病基因是构成基底膜胶原Ⅳ的α链亚单位α5(Ⅳ)的基因,它与COL4A5头尾相接。自1982年McCoy等发现本病患者的GBM不能与抗GBM抗本结合,从而证实本病的GBM胶原结构存在缺陷,至今报道已有几十种COL4A5基因突变类型。由于基因突变影响了蛋白质分子间相互联系,导致GBM缺陷。
另外,构成胶原Ⅳ的其他4个α链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胶原α1(Ⅳ)及α2(Ⅳ)的基因COL4A1和COL4A2定位于8号染色体,α1(Ⅳ)及α2(Ⅳ)链构建经典的胶原Ⅳ分子。α3(Ⅳ)及α4(Ⅳ)的基因COL4A3和COL4A4定位于第二号染色体。有报道在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Alport综合征家系中发现了COL4A3突变从而导致α3(Ⅳ)链异常。此外,由于COL4A5突变后,α5(Ⅳ)链合成缺陷,使含正常α5(Ⅳ)的前体丧失α5(Ⅳ)链的变异,可破坏成熟胶原Ⅳ的稳定结构。或α5(Ⅳ)缺陷使α3(Ⅳ)不能掺入胶原分子,造成GBM中α3(Ⅳ)链缺乏。在一些显性遗传的家系中,存在着致病基因携带者,自身不表现疾病而能将此病传递给子代,这些致病基因携带者的产生与杂合子不全外显率有关,多见于女性。另外的显性遗传家系中,有少数患者仅有肾炎和耳聋而无眼病变,造成疾病表现不一致,这种疾病表现的多样性与致病基因表现度不同相关。
光镜检查早期肾小球可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发展,多数肾小球均可受累,包括系膜细胞增生、肿胀、基膜增厚,肾小球囊上皮细胞增生、粘连及新月体形成。肾小管病变多出现较早且重,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在肾皮质及髓质交界部位,常可见脂类填充的泡沫细胞灶。电镜检查所见主要为基膜致密层的不规则增厚并分裂呈一层或多层化,其间集聚有电子致密颗粒,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同时也可见到基膜断裂及致密层极度变薄,特别是有些部分的基底膜可薄到仅为150~200nm,免疫荧光检查大多无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沉积。少数病例可见弱的颗粒状IgM或IgG、补体在系膜或毛细胞血管壁附近沉积。
除上述尿改变异常及肾功能改变外,血清总补体、C3正常,但可发现C3降解因子。生化检查偶见高脂血症或氨基酸尿,但均非特异性变化。
本病为基因疾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针对肾病症状及肾外症状的对症治疗是必需的,可延缓病情进展速度。在患儿终末肾衰到来之前,预防感染,防止过度活动,避免使用对肾毒性药物显得十分重要。当患儿发展至终末肾衰时,可进行透析和肾移植。根据文献报道患儿肾移植后存活时间和肾功能均优于未移植者或单纯透析者。但发现约10%的肾移植男性患者移植后体内产生抗GBM抗体以致发生移植肾抗GBM肾炎。因此,对肾移植后期间(特别是移植后第一年)肾功能迅速恶化的病例应及早检测抗GBM抗体,阳性者及早行经皮肾穿刺活检,一旦发生移植肾抗GBM肾炎,及时使用免疫抑制剂作强化治疗和血浆置换。无效者需将移植肾摘除。
Gallis用环孢素A(CyA)对患有本病的8例患者治疗7~10年,治疗的初始年龄是(12.2±4.27)岁,全部患者均有大量蛋白尿,最初CyA剂量为5mg/(kg·d),分两次口服,要求血药浓度维持在(82±13)ng/ml。CyA血药浓度以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期观察到,服用CyA第3周时,尿蛋白即出现转阴或者显著减轻,并保持稳定不变;2例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患者服用CyA后好转;肌酐清除率保持稳定,但听力无明显改善,最大尿渗透压与服药前相比亦无变化。用药7~10年后,所有患者一般状况良好,除过1例仍需要抗高血压治疗外,其余7例血压正常,但肉眼血尿持续存在。无多毛、机会性感染的CyA副作用的表现。3/8例患者,听力结果保持稳定,4/8例加重,1/8例出现耳聋。尿蛋白波动范围在阴性至20.4~50.6mg/(h·m2),内生肌酐清除率保持稳定,全部病例服用CyA4~5年后进行第二次肾活检,结果未发现肾脏病变加重,也未显示CyA中毒的血管病变(如动脉透明变性)。免疫荧光下无改变。电镜下GBM不规则增厚,不连续,致密层劈裂、分离的程度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