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经典型半乳糖血症
经典型半乳糖血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lassical galactosemia

概述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是一种遗传性糖代谢缺陷症,由于乳糖或半乳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所需的酶活性缺如或明显减低,半乳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发生障碍而使半乳糖及其旁路产物在组织和细胞堆积,影响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临床以肝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白内障和女性高促性腺激素性卵巢早期衰竭为特征。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中的发病率存在着差异,全世界均有本病的病例报道。其中,经典型半乳糖血症由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ALT)缺乏引起,是各型半乳糖血症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酶活性缺乏或显著降低。

病因学

半乳糖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任何一种酶发生缺陷,均可导致半乳糖的代谢障碍,直接引起血中半乳糖及半乳糖-1-磷酸浓度的升高。其中,以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alactose-l-phosphate uridyltransferase,GALT)缺乏所致的半乳糖血症最为常见。

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缺乏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的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短臂p13区,人群中的基因频率为1/150。患者均为纯合子,杂合子一般不发病。患者的父母可为纯合子或杂合子,杂合子父母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活性仅为正常人的50%。体内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缺陷,主要由GALT的点突变所致,目前已发现一百多种突变位点。由于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血中半乳糖-1-磷酸浓度显著升高。过多的半乳糖-1-磷酸堆积于脑、肝、肾小管等组织中,可干扰正常的代谢而引起器官的损害。此外,半乳糖-1-磷酸还可抑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半乳糖-1-磷酸增多继而导致半乳糖的正常代谢受阻,引起血中半乳糖浓度升高。半乳糖旁路代谢代偿性增强,使半乳糖醇的产生也同时增多,半乳糖醇沉积在晶体内引起白内障的发生。

除了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缺乏外,半乳糖激酶(galactokinase,GALK)和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uridine diphosphate galatose-4-epimerase)缺乏,亦可引起半乳糖血症。二者分别由于基因GALK、GALE的缺陷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半乳糖激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4,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新生儿杂合子的频率为1/107,纯合子频率为1/4万。半乳糖激酶缺乏直接引起体内半乳糖的增多,导致半乳糖旁路代谢增强和半乳糖醇产生增多。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p35-36。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缺乏主要是通过影响半乳糖-1-磷酸的代谢而导致体内半乳糖和半乳糖醇的增多。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直接测定尿中的半乳糖或半乳糖醇和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本病新生儿尿中半乳糖增高5~10倍,半乳糖醇也高于正常新生儿。半乳糖酸(galactonate)可用稳定的核素稀释气相色层析法测定。此法很敏感,用13C标记,最后用气相色层析/质谱仪进行测定。尿中半乳糖可使斑氏试验呈阳性,血糖呈假性升高。如果伴肾小管损伤则可出现蛋白尿或氨基酸尿,但无诊断意义。

2.血液检查

测定红细胞中的半乳糖‐1‐磷酸、半乳糖醇和半乳糖酸,本病患儿三者均升高,证明组织中有半乳糖堆积,也可测血清中前述三种物质。随着年龄的增大,在禁食乳糖和半乳糖的饮食条件下,内源性前述三种物质也释放到血清中,三者的比例为10∶5∶1。成年人血清中半乳糖释放量约为每天13mg/kg体重,患半乳糖血症的婴儿可高达每天41mg/kg。

3.酶学检查

可测定周围血中红细胞、白细胞中酶的活性,可用酶测试法和免疫活性蛋白,两者有相关性。应同时测正常相匹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间接了解酶活性,还可用13C标记的13C半乳糖在体内转化为13CO2定量测定的呼吸试验。

4.酶基因突变检测

用PCR和直接测序检测,也可用变性高效液相层析法(denatused high perpormance lignid chromatog raphy)检查。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对已知患有半乳糖血症或携带半乳糖代谢酶基因突变的怀孕妇女应禁食乳制品,以免对胎儿造成损害。

一旦确诊,则应停止母乳喂养或乳制品喂养,改用无乳糖和半乳糖的食品喂养,如豆制代乳品等。其中所含异黄碱素对神经、行为、发育、免疫功能及甲状腺疾病均无影响。饮食中乳糖和半乳糖摄入毫无疑问应加以限制,但也不能完全没有,因为身体内半乳糖糖蛋白或脂质(如半乳糖脑苷酶)的合成需要尿苷二磷酸半乳糖,而且患半乳糖血症的患者对半乳糖食品也有一定量的耐受性,且耐受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osch等对经典的半乳糖血症患儿,在每天非常严格限制半乳糖食品基础上,在6周内逐渐增加半乳糖的摄入达到每天600mg,每周进行1次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见任何变化。

作者
陈又昭;曾凌华;马巧云
来源
内分泌代谢病学(上、下册),第1版,978-7-117-15115-3|出生缺陷与遗传性疾病的检验诊断,第1版,978-7-117-20739-3
内分泌学(上、下册),第2版,978-7-117-08744-5
出生缺陷与遗传性疾病的检验诊断,第1版,978-7-117-20739-3
内分泌代谢病学(上、下册),第1版,978-7-117-15115-3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