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特种眼外伤:红外线白内障
特种眼外伤:红外线白内障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frared cataract

中文别名 :热内障;辐射热白内障

作者
张明昌;姜发纲;胡椿枝
英文别名
heat-ray cataract
概述

1786年Wenzel最先描述玻璃工人发生的白内障,称玻璃工人白内障(glassblower cataract)。Legge(1907)调查证实后确定为职业性眼病。红外线白内障亦称辐射热白内障(heat-ray cataract)。发病率很不一致,20世纪50年代国外有的报道高达50%。随着设备的革新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发病率日趋减少。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地对玻璃厂工人、冶炼工、铸造工和电焊工等调查,晶状体混浊的阳性发现率为0.12%~4.72%。但都缺乏红外线辐照度的资料。Wallace(1971)调查炼钢工的晶状体混浊,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辐照度增加而增高。Lydahl(1985)还发现玻璃工人的晶状体混浊左眼明显高于右眼,因作业时左眼曝光量比右眼大2~3倍。

病因学

红外线作用于晶状体的方式曾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红外线间接作用,Goldmann实验观察到黑兔比白兔易发病,白兔晶状体混浊发生较迟。单独照射瞳孔区,晶状体不发生混浊,而首先出现虹膜后方的晶状体皮质混浊,虹膜后方晶状体前表面升温10~12℃,晶状体后囊升温2℃。另一种是红外线直接作用,Vogt认为白内障和红外线直接吸收有关。晶状体组织先发生水解变性,后发生凝固,这不能以单纯热的因素解释。从临床白内障形态亦可以证实。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与防护

红外线在一般条件下常伴着可见光,瞳孔呈反射性缩小,限制了红外线透入眼内的辐射量。眼睑瞬目反射和泪膜皆有保护功能。但工业用红外线有的不伴有红光,应注意防护,避免直视辐射波。防护的基本措施是隔离法和反射法。在红外源与作业区之间加以隔热板或墙,或用水幕吸收红外线。铝的反射系数很高,如铝瓦楞或铝挡板等,其表面光滑干净者,反射红外线的效果最佳。

防护眼镜对个体防护十分重要。GB401383钴蓝片及双层镀铬的GRB的无色镜片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吸收率在90%以上。暗绿色玻璃含氧化亚铁和碳;可吸收96%的红外线和大部紫外线,可见光透过40%。镀金属膜的反射式防护镜亦有效。为了推广,防护眼镜的实用、轻便、舒适、美观是十分重要的。据美国标准(ACGIH),为避免晶状体可能造成的延迟效应而出现混浊,近红外线的阈限值,其辐射量以100W/m2为限,在1kW/m2时只容许几分钟的偶然照射。

晶状体混浊伴有视力障碍者,应脱离红外线的强烈照射工作。视力严重障碍的白内障可进行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眼科学:全3册(下),第1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翼状胬肉 下一篇:特种眼外伤:日光性视网膜脉络膜灼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