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职业性眼病:三硝基甲苯中毒
职业性眼病:三硝基甲苯中毒
作者
周安寿;李凤鸣
概述

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为国防工业和矿山建设中常用的炸药。淡黄色针状结晶。有五种异构体,其中以2,4,6-三硝基甲苯最重要。为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职业接触限值PC-TWA为0.2mg/m3,PC-STEL为0.5mg/m3。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污染皮肤吸收,也可通过消化道吸收。用[14C]TNT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显示,24小时后脏器分布以血液中含量最高,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其次为肝、肾;3H-α-TNT标记结果显示,眼球组织中96小时标记物含量最高,说明眼球组织有TNT的缓慢蓄积。TNT进入人体后的代谢研究表明,用层析法可测得TNT作业工人尿中代谢产物至少有12种,但具体化学成分不完全清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析,目前比较明确的代谢产物有五种,它们是: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A);4-羟氨基-2,6-二硝基甲苯(4-HA);2,4-二氨基-6-硝基甲苯(2,4-DA)和2,6-二氨基-4-硝基甲苯(2,6-DA)。TNT的代谢产物主要从尿、粪中排出,排出的速度较慢。脱离接触后1年甚至5年,尿中仍能测得TNT的代谢产物,说明该毒物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

发病机制

TNT中毒机制还不清楚,但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已证明TNT进入体内后可以产生共价结合物,即TNT-血红蛋白结合物,并证实这种结合物经水解后的主要产物是4-A和2-A。TNT先经硝基还原转变成亚硝基活性代谢产物4-A和2-A,然后才能与大分子的血红蛋白共价结合,说明结合物的生成与活性代谢产物的生成有关。由于人红细胞生命期长达4个月,TNT-血红蛋白结合物因而能较长时间存留体内,慢性反复接触可呈现蓄积作用。也有实验研究发现,红细胞能活化TNT并诱发活性氧,同时有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从而否定了TNT中毒所致变性血红蛋白为TNT代谢产物所致的论点。两者都证明TNT对人体的毒作用部位首先是侵害红细胞,但究竟是TNT的直接毒作用,还是TNT的代谢产物所致,尚不完全清楚。这为研究TNT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值得进一步探讨。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可给予增进晶状体营养代谢药物,口服适量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谷胱甘肽等。

严重的白内障可行白内障摘除术。

预防

1.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应包括眼部,特别是晶状体的检查。上岗后也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了解中毒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及时防治。

2.工人下班后应睁眼淋浴,冲出眼球表面的粉尘。

3.有条件的工厂,可将TNT作业工人,特别是粉尘浓度较高的工种,分为两组,设轮换制,每年轮换1次,间断脱离接触TNT,使眼部发病率不致因工龄增加而上升。

来源
中华眼科学:全3册(下),第1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职业性眼病:磷中毒 下一篇:职业性眼病:二硝基酚和二硝基萘中毒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