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明;严密
概述
海绵窦血栓形成多为感染性,常由回流到海绵窦的静脉血液中的炎性栓子、脓块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致局部神经症状及眼球外突,多局限于一侧,也可由一侧开始延及对侧。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海绵窦感染性血栓形成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多来自前路感染(眼眶周围、鼻根部及面部的化脓性感染),通过面静脉进入海绵窦。慢性常因后路(中耳炎、乳突炎)和中路(蝶窦炎)逆行感染所致,感染沿岩窦或颈静脉球达到颈动脉周围静脉丛而扩散到海绵窦。少数患者因扁桃体及其周围脓肿或上颌骨炎症手术后,沿颈静脉或翼静脉经横窦、岩窦而达海绵窦。
解剖学生理学
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窦内有颈内动脉及其交感神经丛、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也在其中或其窦壁中通过。它接受眼静脉、蝶顶窦、翼静脉丛、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及垂体静脉的血流,并经岩上窦至横窦再经岩下窦流入乙状窦及颈内静脉。两侧海绵窦绕垂体沟通成环,称为环窦。通过大脑中静脉、大脑上静脉与上矢状窦交通;经卵圆孔、破裂孔之导静脉与翼静脉丛交通;经角静脉及眼上静脉与面静脉相通。
病理学
窦内可见不同时期的血栓凝固块,窦壁有局限性坏死,且有多形核白细胞或单核细胞浸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外膜和中膜有中性粒细胞浸润,颈内动脉颅内段可出现狭窄或阻塞。血栓伴发脑膜炎时,可见脑膜血管充血、水肿。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海绵窦血栓形成易发展成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死亡率很高。应积极以抗生素治疗。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3版,978-7-117-11864-4
脑血管疾病(第2版),第2版,978-7-117-1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