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brain contusion
脑挫裂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包括挫伤和裂伤两种病理类型。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通常为多发并伴有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可发生于受暴力直接作用的相应部位或附近,产生冲击伤;但是通常发生严重和常见的是脑挫裂伤出现在远离打击点的部位,在暴力作用点的对应点,产生严重的对冲伤。
对冲性脑挫裂伤的发生部位,与外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和颅内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以枕顶部受力时,产生对侧额极、额底和颞极的广泛性损伤最为常见。而枕叶的对冲性损伤却很少有(图1)。

图1 1例右额叶脑挫伤的CT表现,提示外力作用点在左枕顶叶,右额脑挫裂伤为对冲伤所致
这是由于前颅底和蝶骨嵴表面粗糙不平,外力作用使对侧额极和颞极撞击其上,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损伤。而当额部遭受打击后,脑组织向后移动由于枕叶撞击于光滑、平坦的小脑幕及枕骨内面上,外力得以缓冲,很少造成损伤。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则因为脑组织的变形和剪切力所造成,见于脑白质和灰质之间,以挫伤和点状出血为主。
脑挫裂伤的病理改变,轻者可见脑表面淤血、水肿,有片状出血灶,脑脊液血性;重者脑实质挫碎、破裂,局部出血,甚至形成血肿。受损组织缺血坏死。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胞质空泡形成,尼氏体消失,胞核碎裂、溶解,神经轴突肿胀。
脑挫裂伤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目标为减少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防止颅内血肿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卧床休息,所有患者均应留院观察,以防发生继发性颅内血肿及其他并发症。
注意生命征的改变:血压下降者及时抗休克治疗,排除有无其他部位的合并损伤;昏迷者维持呼吸道的通畅,给氧充足,必要时可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发热患者应用物理降温,以保护脑组织。重症患者可使用冰帽等降温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及血糖的平衡。有凝血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应用止血药物防止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对有发生颅内压增高风险者,可给予颅内压监测,如出现颅内压增高>20~25mmHg,尽早应用高渗治疗,以控制脑水肿的进一步发展,亦可进行脑室外引流控制颅内高压,如CT扫描示有占位效应,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或颅内压持续高于25mmHg,应及时实施开颅脑挫裂伤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亦有主张用亚低温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