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中文别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ION),主要累及视神经的筛板前区,常常表现为视盘水肿,因而又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它是50岁以上人群视盘水肿的最常见原因。因此,过去常将这种疾病误诊为颅内肿瘤或视乳头炎。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命名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依据其发病原因分为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rteritic AION)以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ION)两种:前者由巨细胞性血管炎引起,患者年龄多偏大,常伴有大血管的炎症如颞动脉炎,多为双眼先后发病,视力损害较重;而非动脉炎性者年龄较前者为轻,约有半数以上患者伴有高血压,25%的患者伴有糖尿病;大约25%的患者为双眼发病。
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原因很多,据认为可能的病因有:
1.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使血压过低,以致视乳头上的小血管供血不足,发生血循环障碍,从而发生梗死,局部组织缺氧。
2.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颞动脉炎等血管性疾病,使血管壁发生变化,血管狭窄或闭塞,视乳头的小血管也因之发生改变,引起局部缺血。
3.严重的贫血,使血液带氧量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如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因血循环变慢,致使视乳头缺氧。
4.青光眼的眼压增高,使视乳头小血管受压,而引起血流不畅,供血不足。
此外,还有一些眼眶和眼球局部的炎症也可能引起本病。
据近年来的研究,其发病机制是由于供应视乳头血源的小血管发生缺血性病变,致使视乳头局部供血不足而产生梗死所致。根据病理解剖及荧光素血管造影的研究资料证实,视乳头的前端即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血源依靠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供应。每个小支各供应视乳头的一小部分,如果其中某一支或数支发生缺血性病变,则该支所供应的视神经纤维因供血不足而产生梗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因而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最终可发展为视神经萎缩。有研究发现发生视神经萎缩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径较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细17%~24%。
一般说来,每人两眼的解剖结构和血管排列通常都比较一致,因此,两眼常先后发病,病变位置也往往极为相似,所以,双眼的视野缺损多比较对称。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考虑到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以减轻水肿,所以可以短期给以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同时还可辅以血管扩张剂、降低眼压以及维生素B族神经营养药物。但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要慎用,应该针对病因对其并存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给以妥善处理。
动脉炎性AION患者更应给以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一眼发病的动脉炎性AION,如能及时给以糖皮质激素,有可能防止对侧眼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