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分正、负或内、外两种。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向颞侧倾斜者为外旋转隐斜或正旋转隐斜,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向鼻侧倾斜者称为内旋转隐斜或负旋转隐斜。
病因学
旋转隐斜可按病因机制分为两型:光学性(假性)旋转隐斜及特发性(静态性)旋转隐斜。
光学性旋转隐斜,由于斜向散光未被矫正,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水平线条或垂直线条,向最大散光的子午线倾斜,为了使物像的倾斜能够改善,势必要以某一斜肌的努力来克服物像的倾斜,这样就引起了旋转隐斜。
特发性旋转隐斜,可由于两种原因引起。
1.解剖因素
眼肌附着点的异常,上下斜肌或上下直肌的不全麻痹或亢进以及伴同的眼球筋膜或遏制韧带的异常,都能引起单眼旋转隐斜。
2.神经支配因素
神经支配异常可能影响某一组眼外肌的协调运动,从而产生旋转性隐斜。目前对这问题还不十分清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光学性旋转隐斜经散瞳验光,配戴矫正镜后,症状自能消失。
2.特发性旋转隐斜,在矫正屈光不正后,症状也可减轻,如伴有上隐斜则应同时矫正,因为在克服上隐斜的过程中,可能加重旋转隐斜的症状,旋转融合的广度较大,较易克服,所以有时在垂直性运动平衡失调获得纠正后,旋转隐斜的症状也即消失。
3.手术矫正
仅适用于高度特发性旋转隐斜。但在考虑手术矫正之前,应先应用非手术治疗。此外术前的详尽检查,周密计划以及术者的高超技能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
吴晓;张方华
来源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