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esophoria
内隐斜(esophoria,包括间歇性内斜视)的病因包括:调节因素、集合因素、融合功能以及其他神经支配异常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①视觉系统的解剖学异常,无论是中枢、脑神经核、脑神经、眼外肌或是眶内组织异常,导致眼球运动异常;②融合功能发育异常,如果融合功能始终控制眼球正位,或是间歇性的控制眼球正位,则表现出内隐斜或是间歇性内斜视;③调节异常或是集合异常,比如尚未矫正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带来过度的调节,从而引起过度的集合,以及高AC/A或原因不明的集合过强,最终使外展融合功能不能对抗过度的集合;④外来因素的干扰比如惊吓、发热、眼外肌疲劳、药物、酒精、镇静剂等因素导致融合功能下降或是眼外肌功能减弱。这些病因都可能引起内隐斜或是间歇性内斜视。
(一)治疗原则
内隐斜和间歇性内斜视的治疗原则与其他隐斜和间歇性斜视的治疗原则相同,治疗目的是使患者获得舒适的完善的双眼视觉。
一般的内隐斜患者不需要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视疲劳症状或双眼视觉功能出现损害。则需要光学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屈光矫正
检查屈光状态,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远视(≥+1.25D),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完全矫正。屈光参差或散光也应该充分矫正,借以获得清晰的视力,改善融合功能。对于伴有高AC/A的内隐斜患者,佩戴双焦镜或者用缩瞳剂。
(三)三棱镜治疗
如果非调节性内隐斜患者的斜视度比较小,可以用三棱镜进行矫正。这样有助于重建舒适的双眼视觉。
(四)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第一是患者存在眼肌性视疲劳。第二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完全矫正之后,一般情况下,斜视度大于12△,第三是视角稳定。第四是保守治疗无效。
在手术设计的时候,针对隐斜视或间歇性斜视的度数,参照全部斜视度,设计手术,目的是获得双眼视轴平行。
为50岁以上的内隐斜患者手术的时候,应该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案。一旦手术后出现继发性外斜视,尽管度数很小,也难以代偿。
2.手术原则
看远内隐斜大于看近内隐斜的时候,做外直肌缩短术;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的时候,则做内直肌后徙术。
3.手术量
内直肌后徙1mm,大致可矫正4△~6△的内隐斜,波动范围约2△;外直肌截短1mm,大致可矫正3△~4△,波动范围约2△。
4.单眼内直肌后徙的适应证
①远、近距离均为内隐斜,从未出现显性内斜视;②常常呈内隐斜、间歇性内斜视,但是在神经过度紧张时,才表现为内斜视;③近距离呈内斜视,远距离呈内隐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