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集合功能不全
集合功能不全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作者
杨智宽;关征实
概述

集合功能不全(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指看远时眼位相对正常,看近时呈明显外隐斜或者呈间歇性外显斜,AC/A的值低于正常,在接近于集合近点时正向的相对融合储备力量不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早在1862年Graefe就提出,集合功能不全的实质是集合能力不能满足视近的要求,而出现不适的症状。

绝对性集合功能不全的集合近点往往大于11cm,其集合难以达30°,这类患者不能完成自主性集合。另一种为相对性的集合不全,即对于某种特定的工作距离难以集合,亦为临床所多见。

病因学

1.解剖因素

瞳孔距离过宽可导致集合困难。

2.延迟发育

集合功能是一种晚期演化形成的视功能,并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有关,故延迟发育是最常见的因素。

3.视觉的干扰也是常见因素

此者常常包括调节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假若调节与集合反射系统的协同作用已经发育,而调节功能未能得到正常地发挥作用,集合功能也处于废用状态,因而发生典型的集合功能不全。最典型的例子是未经矫正的近视眼。而远视眼或老视眼刚开始用镜片矫正其屈光不正时,亦可能由于这种人工性调节功能降低引起集合功能不足。由于废而不用所引起功能不足亦可见于看近物的影像不清,因而不能形成习惯性的集合反射。例如,明显的远视、屈光参差或老视等。在弱视或盲的病例,由于废用的关系使之形成集合不足性假性眼肌麻痹,这种假性的肌麻痹开始为间歇性,可以慢慢发展为永久性外斜视。

4.全身疾病或疲劳、虚弱

全身病、中毒、代谢和内分泌疾病都可以引起集合功能不全,再者鼻窦疾病亦为常见的发病原因,此外毒性甲状腺肿(Mobius征)和Bell麻痹均可合并集合功能不全。

5.精神病态的不稳定性

也是形成集合功能不足的重要因素。

6.内直肌麻痹或减弱

此者较少,典型的例子是重症肌无力。

7.继发性集合功能不足

由于散开功能过度所形成。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方法

对于各种物理的和心理的治疗均可得到满意结果。假若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工作条件生活环境较好,预后较好。

1.病因治疗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病因是很难明确的。这时,对于那些经常视近工作或者工作负荷大的患者,就很有必要建议减少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因为无论怎样,疲劳都是集合功能不全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光学矫正

治疗任何有关视觉异常的疾病,首先都必须矫正患者可能存在的屈光不正状态。对于集合功能不全,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模糊会使调节系统的敏感性下降,由于调节和集合内在的连锁关系,会继发集合系统的疲劳而使病情反复。对于近视者要充分矫正,特别对于阅读情况,充分矫正屈光不正可以刺激调节由此带动集合。只有正位训练失败者方可用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放在看近用的镜片中,称为缓解三棱镜。在这种情况,使用三棱镜必然缓解集合功能的不足,使之恰好在集合的舒适区之内,即在全部集合的中1/3范围活动。这种办法对于老视者看近时集合功能不足者效果更好。

3.正位训练

对这类疾病可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训练可使非自主性集合和自主性集合都得以提高。正位训练包括Brock string,Vetograms卡,Tranaglyphs卡,Chiastopic卡等。一项包括1931名患者的治疗报告显示,91%有显著效果,总的平均治愈率为72%(表2)。另一项调查显示,原来达不到Sheard标准的100名这类患者,在通过诊所和家里的正位训练后,84名最后都能达到Sheard标准,症状明显改善。

表2 1931名患者的治疗效果(Grisham JD,1988)

4.手术

这类眼病一般不采用手术疗法。

治疗效果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中华眼科学:全3册(下),第1版,978-7-117-18948-4
中华眼科学(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老视 下一篇:集合功能过度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