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围绝经期情绪失调
围绝经期情绪失调
作者
张炜
概述

更年期是每一位妇女都会经历的生理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而引起各种不适,大多数妇女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自身调节及适宜的保健,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顺利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大约1/3的妇女在此期间更年期症状明显,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保健和治疗,将会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病风险。因此,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更年期(climacteric)一词源于希腊语“klimakterikos”,含义为一个梯子的台阶,预示着登上生命的另一个时期。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完全停止以及从生育状态走向非生育状态的一段时期。

(一)绝经

绝经(menopause)是指妇女一生中的最后1次月经,是个回顾性概念,一般需要在最后1次月经的12个月之后方能确认,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

1.自然绝经

自然绝经(natural menopause)是指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功能丧失引起月经永久停止,且无明显病理原因。

2.人工绝经

人工绝经(induced menopause)是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医源性终止双侧卵巢功能,如化疗或放疗。

(二)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和临床表现时起至绝经后1年内的期间。此期包括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1年,与绝经后期有约1年的重叠。

(三)绝经过渡期

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是指从生育期走向绝经的一段过渡时期,从临床表现、内分泌改变开始出现趋于绝经的迹象开始至绝经前的一段时期。从定义来看此期始点模糊,终点明确。在临床实践中常将月经出现明显改变定位为绝经过渡期的始点。

(四)绝经前期

绝经前期(premenopause)是指最终月经前的整个生育阶段。

(五)绝经后期

绝经后期(postmenopause)是最终月经(包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以后的生命阶段。起点为绝经,终点为生命的终结。

绝经相关分期见图1。

图1 绝经相关分期

(六)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是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躯体和心理不适,主要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一般为3~5年。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点

(一)心理疲劳

更年期妇女处于社会、家庭、工作、生活多重压力中,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和家庭角色扮演,以及对事业和家庭不断权衡方面,总是处于思考、焦虑、恐惧、抑郁状态,因此更易出现疲劳,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心理疲劳又往往是通过身体疲劳表现出来,其特点为:①早晨起来后浑身无力,心情不好,四肢沉重;②学习工作效率减低;③情绪易激惹;④眼睛易疲劳,视力迟钝;⑤头痛头晕,困乏,失眠;⑥食欲减退。

(二)焦虑心理

更年期常见的情绪反应,常常很小的刺激便可引起大的情绪波动,易激惹和产生敌对情绪,精神分散难以集中。终日或间歇出现无缘无故的焦急紧张,心神不定,或无对象、无原因地惊恐不安。有多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不适感。坐立不安、搓手跺脚是焦虑心理的常见特点。

(三)悲观心理

更年期的一些症状虽然没有大的影响,但常使妇女感到顾虑重重,稍感不舒服就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甚至情绪消沉,怕衰老,担心记忆力减退,思维零乱或喜欢灰色的回忆,回忆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常忧郁悲观、情绪沮丧。

(四)行为的改变

表现为敏感、多疑、自私、唠叨,遇事容易急躁甚至不近人情。无端地心烦意乱,有时容易兴奋、有时则易伤感,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不协调。

(五)孤独心理

主要表现为固执、不合群,对工作和生活无兴趣。由于个性行为的改变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沟通,妇女内心感到孤独、寂寞,企盼有人与之交谈、聊天,但与人交谈时却又失去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反而加重了孤独的心理。

(六)性心理障碍

许多更年期妇女常有月经紊乱、阴道炎、性交疼痛等,因而对性生活产生了消极心理,误认为更年期是性能力和性生活的终止。有些妇女误将“绝经”与“绝欲”等同起来,这种性心理障碍,压抑了性生理需求,加重了性功能障碍,不但使性生活过早终止,还容易造成夫妻间相互冷漠、疏远。

更年期妇女的这些症状和问题并不是在每个更年期妇女身上全部表现出来,而是有轻有重,或多或少,或有或无,这些症状和问题大都会随着机体的逐步适应,内环境重新建立平衡而自然消失。但如不加注意,不及时调节,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亦可导致心理障碍,诱发心理疾病。

影响更年期妇女心理的因素

(一)雌激素水平下降

大脑是雌激素的靶器官之一,雌激素有利于维持正常健康的精神状态。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常引起一系列精神症状和情绪变化,这种变化不同程度影响了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

(二)神经递质的改变

更年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下降。5-HT功能不足可出现抑郁,因此,更年期妇女易出现抑郁。另外,雌激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改变,也会对更年期妇女的行为活动和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衰老的影响

从中年过渡到老年,身体各器官逐渐出现衰老、退化现象。神经系统功能和心理活动比较脆弱和易激惹,对外界各种不良刺激的适应力下降,易诱发情绪障碍或心理障碍。

(四)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常见症状,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潮热、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状,使妇女求诊于其他门诊,但又检查不出器质性病灶,症状得不到缓解,以为自己患有难治之症,心理负担加重,神经脆弱者还会产生轻生念头。

(五)负性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别是情绪也有很大影响。更年期妇女在各方面已趋于成熟稳定,不仅子女已长大成人,或完成学业或成家立业,而且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已熟练乃至到了取得成就的阶段。但与此同时又将面临子女因成家独立生活而离开自己,父母年迈多病需要照顾,或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职业妇女还要面临晋升、晋职及退休等问题,这一切加上更年期所发生的生理改变,特别是绝经,会使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些妇女可能会因为月经停止、生育能力的消失,感到自己衰老,或因为性兴趣的减少,性交不适感的增加,出现性生活困扰及痛苦。这些都会使更年期妇女产生不适应或失落感,甚至有忧郁、绝望无助感等。

(六)个性特征

更年期女性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在更年期心理变化较大的大多是那些在生儿育女过程中曾付出很大精力的妇女,如今儿女长大并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离开了自己,这种变化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空巢”感觉。研究发现某些人格特征与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有关。这些人格特征包括了较严重的神经过敏症、自责自罪感和神经质的人。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往往更年期心理问题较为明显。调查研究发现个人性格特征与潮热出汗无关,但具有情绪不稳定型的人,其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情绪稳定型的人。更年期妇女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尤其是有严重抑郁症状的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轻生甚至自杀念头,所以要特别引起关注。

(七)社会心理因素

大量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在更年期不同年龄组中雌激素水平均有下降,但部分女性无明显临床症状,这提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除了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外,还与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更年期妇女和农村更年期妇女的雌激素水平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城市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农村妇女。城市女性比农村妇女更担忧绝经,她们多认为绝经意味着衰老。而喜欢长期来月经的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渴望绝经的妇女。城市妇女因为将面临退休,回归家庭,脱离社会。而农村妇女多渴望绝经。

更年期女性心理评估

常用的量表有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格林(Green)更年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用以评定更年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量表多为自评量表,但需要医师选择合适的量表,并在其指导下填写和评定。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

(一)非医疗保健措施

1.正确认识更年期

对更年期正常的生理、心理变化,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容地适应这一特殊生理阶段。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不必为一些身体的变化而伤心、忧虑,避免导致心理疾病。

2.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对情绪可产生积极作用,更年期妇女应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个人修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3.平和的心态

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对待任何事物都应泰然处之。以积极的姿态来延缓心理衰老,生活充实,才能使更年期妇女的身体健康。

4.和谐的人际关系

更年期妇女应与同事、上下级间处好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人际关系对心理保健而言是积极因素。反之,若更年期女性缺乏合适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接触,使其陷于孤独,进一步会加重精神心理障碍,甚至导致绝望而引发自杀行为。因此,更年期妇女应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参加社交活动,加强和家人沟通和理解。

5.健康的婚姻

夫妻关系不和睦可使夫妻双方身体状况受到不良情绪的损害,极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夫妻双方应相互尊重、关心,培养相同的兴趣爱好,保持婚姻生活的新鲜与活力,尽量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保持健康和谐的婚姻生活。

(二)医疗保健措施

1.心理咨询

给妇女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劝告,为她们的心理、精神提供支持,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供其选择,帮助她们作出决定并付诸实施。

2.心理疏导

循循善诱,使患者将心理阻塞的症结、隐情说出来,由消极变积极,由逃避现实变得能够面对现实,将她们从不正确的认识及病理的心理引向科学、正确健康的生活轨道,达到保持心理平衡。

3.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正确认识更年期所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症状,学会自我放松和减轻压力;专业心理治疗,以暗示、解释、谈话等方法进行正规心理疗法。

4.药物治疗

更年期妇女心理异常严重时,需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配以心理疏导,可缩短疗程,减少药物用量及药物副作用等,必要时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5.绝经激素治疗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通过外源性给予性激素,为缓解或预防更年期妇女因缺乏性激素而出现或将发生的症状及健康问题所采取的临床医疗措施。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孕激素不足或失衡可出现身心功能失调症状。因此,采取MHT很有必要。经过多年实践证实,科学应用MHT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绝经早期使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然而,MHT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且需要个体化评估后无禁忌证时方可使用,所有进行MHT的女性应长期随访和管理。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34905-5
上一篇:卵巢癌 下一篇:阴道干燥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