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Puberty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中文别名 :青春期功血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少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月经初潮之后,规律性月经周期之前,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和异常子宫出血(以下简称青春期功血)。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综合调控功能紊乱是青春期功血的主要发病机制,精神紧张、恐惧、劳累、环境和气候的改变等是青春期功血发病的诱因。
1.血象检查: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必要时做有关血液方面的特殊检查,如骨髓检查、肝功能检查,以除外血液病、肝病引起的子宫出血。
2.基础体温测定:基础体温呈单项。
3.B超检查:子宫卵巢无器质性疾病。
4.性激素测定:LH或FSH相对过多,或LH/FSH比例不协调,雌激素水平位于卵泡期,孕激素水平低,睾酮水平相对高。
5.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雌激素水平可以轻度低落,或正常或高度影响。
6.诊断性刮宫: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诊断性刮宫,以明确是否有内膜病变引起的出血,但一定要征得家长的同意。
1.一般治疗
用维生素C与维生素K、酚磺乙胺等止血。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口服或注射均可。对于有贫血的患者还应补充铁剂,可口服硫酸亚铁类药物。对于出血时间过长者,给予消炎药以控制盆腔感染。
2.性激素治疗
(1)性激素止血
1)子宫内膜脱落止血法:应用孕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全部脱落而止血,适用于持续出血时间较长,出血量不多,不伴贫血,或轻度贫血。常用的药物有:①黄体酮每日20~40mg,肌注3~5天。②醋酸甲羟孕酮每日6~12mg,口服5天。孕酮撤退性出血的优点是能使子宫内膜在短期内全部脱落而按期止血;缺点是撤退出血有时较多,因此临床上常同时合并应用睾酮肌注,常用量为每日25mg。
2)子宫内膜生长修复法:应用雌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生长修复而止血。适用于急性大量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常用的药物有:①苯甲酸雌二醇肌注,开始每次2mg,每6~8小时1次,于血止3天后开始减量,每次减量为原剂量的1/4~1/3,每一剂量用3~4天。当每日剂量减至1mg时,则可改口服雌激素维持至20天。为避免单独应用雌激素撤药时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应在停药前序贯加用孕激素使之按期撤退出血及止血。②口服药治疗:倍美力1.25mg,或己烯雌酚1~2mg,每日3次,血止后减量方法同上。
(2)调整月经周期:为了使患者摆脱出血所带来的恐惧不安,同时也使患者能有时间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可人为地使用性激素控制出血的周期,使卵巢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功能恢复。人工周期:自月经第5天开始,每日口服倍美力0.625mg,或己烯雌酚0.5mg,连服20天,在第16天时加服甲羟孕酮,每次4mg,每日3次,连服5天。一般连用3个周期,16岁以后加促排卵治疗。
3.中医辨证治疗
(1)热郁经络
1)证候:经血非时突然暴下,量多如注,或淋漓日久不净,色深红质稠,夹有血块。口渴烦热,便秘尿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2)治则: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3)方药:清热固经汤,成分为栀子10g,生地15g,生地榆10g,地骨皮15g,黄芩炭10g,阿胶珠15g,棕榈炭10g,炙龟板10g,生牡蛎15g,甘草6g。
(2)瘀血阻络
1)证候: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尽,或崩漏交替出现,经血紫黯夹有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黯、舌边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涩或弦涩。
2)治则: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3)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成分为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6g,赤芍10g,柴胡6g,川芎10g,牛膝6g,益母草10g,三七粉3g(分冲)。
(3)脾虚失摄
1)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崩漏下血或淋漓不尽,血色淡,质稀,面色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纳谷不香,神疲气短,舌质淡,舌体胖嫩或舌边齿痕,苔薄白或腻,脉细或沉弱。
2)治则: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3)方药:固本止崩汤或归脾汤。①固本止崩汤:人参10g,黄芪20g,白术10g,熟地6g,良姜3g,当归6g,升麻6g,淮山药15g,乌贼骨15g,大枣3枚,阿胶10g。②归脾汤:党参10g,黄芪20g,白术10g,龙眼肉6g,炒枣仁10g,远志10g,木香6g,炒当归10g,生姜6g,大枣3枚,炙甘草6g。
(4)肾虚冲任不固
1)肾阳虚:①证候:经来无期,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尽,经色淡而质稀,畏寒肢冷,面色晦黯,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②治则:温肾固冲,止血调经。③方药:右归丸加减,成分为炙附子6g,肉桂6g,淮山药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炒当归6g,杜仲炭10g。
2)肾阴虚:①证候:经来无期,经量多或淋漓不尽,色鲜红,质稍稠,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头晕耳鸣。舌质偏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②治则:滋水益阴,止血调经。③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成分为熟地10g,淮山药15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5g。
(5)调理治疗:止血之后,则需根据不同证情固本调经。本病是以肾虚为致病之本,一般止血后,多表现为肾阴阳俱虚,故此时应以治肾为主,兼顾脾、肝、气、血。
在月经前半期常以滋肾阴为主,常用左归丸加减。
在月经中、后期常以补肾阳为主,常用右归丸加减。
1.避免精神过于紧张,要有规律地安排好生活,保持心情舒畅。
2.如出血过多,应避免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并适当卧床休息。
3.出血期间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
4.出血期间避免淋雨、赤足涉水,勿游泳。
5.节制饮食,勿食辛辣食品及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