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当外阴擦伤或蛲虫引起抓伤,常易发生外阴炎。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常由母亲或其他护理人员的手、衣物、浴盆、毛巾等传播,或由于卫生习惯不良、穿开裆裤、阴道异物感染,穿化纤、尼龙内裤、洗涤剂及局部用药等引起外阴皮肤过敏、接触性炎症等。临床上大部分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原则上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对局部的摩擦、刺激,以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混合感染者,可用聚维酮碘乳膏每晚睡前外用,也可用滴管或橡皮导尿管进行阴道冲洗,每日2次,同时针对病菌注入敏感的药物。发现小阴唇粘连者可用手指或器械向下、向外轻轻分离,分离后的创面每日涂40%紫草油或敷凡士林纱条防再度粘连,直至完全长好为止。严重者可用0.1%雌激素软膏涂擦局部10~14天,以保护创面,避免继发感染,防止再次粘连。如有感染可用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抹。对久治不愈的外阴阴道炎,应查找是否阴道内异物引起,尽快确诊,及时以鼻镜下取出异物。
作者
张荣莲;欧萍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上册),第3版,978-7-117-17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