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妊娠合并胃肠功能损伤
妊娠合并胃肠功能损伤
概述

妊娠期受大量雌激素影响,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酸性内容物可反流至食管。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量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妊娠期的生理改变,增加了产科危重患者的胃肠道损伤潜在风险,胃肠道损伤主要为胃肠道出血性疾病、胃肠道动力性疾病及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产妇受累脏器越多,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

发病机制

国内有报道产科MODS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2.86%。产科危重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病变较为罕见,胃肠道出血多由胃肠黏膜应激性溃疡导致,肠道黏膜溃疡性病变可在ICU5小时之内即可出现,72小时可见到明显病变,应激性溃疡导致胃肠道出血可明显增加病死率。胃肠道动力受损,胃的排空能力丧失,胃食管反流,最终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发生几率。腹泻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非出血性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约占ICU患者的1/3,由于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及营养素的严重丢失,促使病情恶化。肠道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可能致病菌入侵血流,引起菌血症、真菌血症或迁徙性感染,即肠源性细菌或内毒素易位,诱发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引起远隔器官损伤。一是非细菌依赖性,即再灌注的肠道释放出某些心肌抑制因子或ROI,腔内微生物及其产物透过黏膜屏障,均可对炎症免疫细胞产生预激的作用,形成炎症介质的瀑布反应。

胃肠功能损伤的临床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胃肠功能损伤的治疗

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积极预防,尽可能避免胃肠道损伤。

1.胃肠减压

早期治疗常应用胃肠减压和禁食,减轻腹胀、肠麻痹等症状,可以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以及促进功能的恢复,可及时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

2.预防应激性溃疡

H2受体拮抗剂及抗酸剂是预防应激性溃疡最常用的药物,一般要求维持胃液pH在4以上。质子泵抑制剂能确切持续地控制胃酸水平,不但预防应激性溃疡引发的出血,也是胃食管反流抑酸治疗的最有效的药物。如果胃肠道可以使用,可口服片剂或经鼻胃管给予混悬液。如肠道不能应用,则应采用静脉制剂。硫糖铝也有良好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作用,同时并不影响胃液的酸度,因而能够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通常通过鼻胃管给予4~6g/d。

3.胃肠动力药物

尽可能减少应用或停用能够使胃排空减慢的药物如麻醉剂等。甲氧氯普胺是在美国唯一被临床认证具有促胃动力作用并可在ICU中应用的药物。但是甲氧氯普胺的使用并不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静脉应用红霉素,作为促胃动素的激动剂,可促进胃排空,并有利于幽门下营养管的放置,但作为抗菌药物,长期应用可诱导细菌耐药的发生。促胃动力作用的剂量常低于常规抗感染应用的剂量,可给予3mg/kg,每日3~4次。如果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可试予低剂量每次1. 0~1. 5mg/kg,仍有促胃动力作用。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对腹泻、肠麻痹的患者监测电解质结果,及时补充水、钠、钾、镁、磷等:维持正常血清电解质浓度。

4.抗生素的使用

避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尤其是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抗菌药物,避免破坏肠道菌群。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是ICU应特别注意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在进行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治疗的同时继续应用抗菌药物或换用其他致腹泻危险小的抗菌药物。经肠道给予万古霉素治疗PMC的历史悠久,疗效可靠,95%的患者病情可得到改善,口服甲硝唑或杆菌肽有着与万古霉素等同的效果。常用剂量为:甲硝唑250mg,口服,4次/日,或500mg,口服,3次/日;杆菌肽25 000U,口服,4次/日;万古霉素125~500mg,口服,4次/日,疗程7~14天。通过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实施选择性肠道去污染SDD,可明显降低肠道毒素和细菌易位。SDD最常选用的药物是多黏菌素E、妥布霉素和两性选择性肠道去污染霉素B。但有研究证实,SDD可以抑制肠道可能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但无助于维护正常肠道屏障功能,也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不能防止MODS的发生,不能改善最终预后,其临床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考量。肠道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尽早恢复肠道菌群。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是一些活菌制剂,可阻断细菌易位,对宿主起到保护作用。益生元能够促进益生菌的存活并且能够刺激宿主内源性细菌的活性,两者的协同使用也被称为“共生学”。

5.积极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

以保证脏器充足的血流供应,创伤或休克早期,根据黏膜pH(pHi)进行快速而有效的输液治疗,以防止或减轻黏膜缺血,选用具有β-受体兴奋作用的儿茶酚胺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可增加胃血流量,纠正pHi及胃黏膜PCO2血PCO2梯度。多巴胺可使胃的血流量减少,胃黏膜PCO2血PCO2梯度增加。多陪沙明(dopexamine)具有选择性DA1受体和β2-受体兴奋作用,可增加肠绒毛中央小动脉的灌注压,防止黏膜缺血。

6.胃肠道内营养

早期使用胃肠道(危重症发生后24~48小时内)即可早期达到营养支持目标,又能早期恢复肠道运动,缩短住院时间。但早期EM补充谷氨酰胺是维持肠绒毛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防止肠黏膜萎缩,有助于恢复肠道机械屏障。早期EM,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及镇静、肌松药,尽早恢复肠蠕动。

作者
陈敦金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上册),第3版,978-7-117-17190-8
上一篇:妊娠期MODS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下一篇:妊娠合并肾功能损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