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禽流感病毒(H5N1)的重要宿主,通常禽流感病毒很少感染人类。1997年,人接触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鸟类后,导致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场禽流感严重暴发。自2003年以来,H5N1病毒亚型重现,超过50个国家出现家禽及野生鸟类H5N1病毒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12个国家321例确诊的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中,有194例患者死亡。
禽流感病毒(H5N1)具有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临床表现有以下: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头痛、全身倦怠等,部分患者有呕吐、腹泻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因心、肾等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疾病特点为:呼吸道疾病表现时病情进展快,数天可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辅助通气治疗。发病到死亡平均为9天,死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的呼吸衰竭、肾衰竭、心功能衰竭等。Rasmussen等指出,与季节性流感相比,H5N1更易通过胎盘传播。在一项包括6例感染H5N1妊娠妇女的报道中,4例死亡,2例发生自然流产。尸体解剖报告提示死者有包括胎膜感染在内的H5N1全身性弥散性感染,说明孕妇和胎儿对H5N1更易感。孕妇妊娠期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是导致其感染,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和进程的重要原因。
妊娠合并流感病毒感染时,应用解热、镇痛及止咳药等对症处理。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金刚烷胺类。对于重症患者,经评估后如需给予机械通气,抢救时强调与呼吸科、麻醉科和重症监护室多学科协作。对妊娠合并禽流感患者的终止妊娠指征有待进一步探究。目前尚无禽流感疫苗,建议勤洗手,流感期间孕妇远离流感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