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淋巴管肌瘤病
淋巴管肌瘤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中文别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英文缩写
LAM
概述

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又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近年来,LAM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低度恶性肿瘤。LAM有绝对的性别差异,几乎所有病例均发生于女性,尤其以育龄期女性为主,而男性LAM病例极其罕见。LAM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反复发生的气胸或乳糜胸、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或腹膜后淋巴管肌瘤。LAM根据有无遗传背景分为两类,即无遗传背景的散发型LAM(sporadic LAM,S-LAM)与遗传性疾病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相关的LAM(TSC-LAM)。

病因学

S-LAM的平均发生率约每100万女性人口中4.9人。TSC在新生儿的发生率为1/10 000~1/6 000,约30%~40%成年女性TSC患者合并LAM,也有研究显示40岁以上的女性TSC患者有80%存在肺部囊性改变。

LAM病变细胞的主要分子基础是TSC2基因突变。TSC1和TSC2蛋白在体内以复合体的方式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起抑制作用,当TSC1/TSC2因基因突变发生功能缺陷时,mTORC1过度活化。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增生和能量代谢等环节起到关键作用。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是LAM和TSC最关键的发病机制。近年来,LAM药物研究的重点主要围绕mTOR信号通路,其中,mTORC1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化学名为西罗莫司)的临床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TSC1/TSC2基因突变同时也会导致mTORC2的过度活化,该复合物不被雷帕霉素所抑制,mTORC2通过RhoA GTP酶影响细胞存活。他汀类药物因能够抑制RhoA GTP酶也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LAM治疗药物。

mTORC1活化可导致LAM细胞增生,同时自噬降低。但研究也显示,mTOR抑制剂治疗只能对部分LAM或TSC有效,或者在治疗停止后肿瘤又出现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TSC2突变细胞的存活有赖于自噬,而在使用mTOR抑制剂后自噬水平增加,从而减弱了mTOR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因此,单独或与西罗莫司联合使用自噬抑制剂或可用于LAM的治疗。

长期以来,由于LAM仅发生于女性,而且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雌激素在LAM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在LAM的病理组织中,可以检测到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因此,一直有推测认为雌激素在LAM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在LAM细胞的增生、存活、转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遗憾的是,目前针对抗雌激素治疗的方案尚未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如何选择恰当的针对雌激素的治疗策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另外,由于LAM细胞的起源一直未明。有研究提示,女性特有的子宫可能是LAM细胞的来源,如果能够证实,或可解释LAM几乎仅有女性发病的现象。

LAM患者发生广泛的肺部囊性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可能参与了肺组织损伤过程和弥漫性肺囊性病变的形成。早期研究发现,LAM患者的血液和尿液中多项MMP增高,特别是MMP2和MMP9。首篇个案研究发表于2006年,随后采用MMP抑制剂多西环素并未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未来针对MMP的治疗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LAM细胞经淋巴管,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向肺部转移,形成全肺弥漫分布的LAM病灶。LAM细胞表面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and D,VEGF-C和VEGF-D),两者与淋巴管的新生和功能相关。VEGF-D在患者血清中水平增高,被作为LAM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之一,可用于LAM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该指标的水平与疾病严重度也有相关性。VEGF-C、VEGF-D以及VEGF受体3(VEGFR3)都是值得关注的潜在治疗靶点。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西罗莫司治疗LAM的研发与应用历程

在2000年之前,LAM没有任何药物治疗方法。2000至2002年,LAM的发病机制取得重大突破。2000年,Henske等通过对LAM患者肺部和肾病理的基因改变研究发现了LAM患者肺部和肾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TSC2突变,不但证实了肺肾病变的同源性,也首次揭示了TSC2基因突变机制。2002年TSC1/TSC2抑制mTOR活性的机制被阐明,mTOR过度活化成为LAM最重要的一个发病机制(图1)。由于雷帕霉素(化学名为西罗莫司)在临床上已经在使用,这些发现为西罗莫司提供了新的治疗用途。西罗莫司可特异性抑制mTOR活性,被列为治疗LAM的首选药物选择。这些重要发现迅速在临床开展研究与转化。LAM相关的第一个临床研究在2002年就开始了,研究结果于200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Bissler等发表了第一篇西罗莫司治疗LAM和TSC的开放和非随机研究结果,该研究以TSC相关和散发LAM相关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体积作为观察终点,在12个月的观察期中,西罗莫司使肾AML肿瘤体积缩小约50%。其中11例LAM患者的肺功能也明显改善。2005年,在上述研究取得初步数据的基础上,专门针对LAM的研究启动,这一次,为了确切证明西罗莫司是否有效,研究者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2011年,McCormack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西罗莫司治疗LAM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MILES)结果,证实西罗莫司可有效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治疗组在12个月后FEV1增加了(19 ± 124)ml,而安慰剂组则下降了(139 ± 182)ml。LAM的血清生物标志物VEGF-D在西罗莫司治疗后也显著下降。治疗组在停药后继续观察12个月,西罗莫司的临床获益有减少。日本和美国分别于2014和2015年先后批准了西罗莫司治疗LAM的适应证。目前,西罗莫司治疗LAM已被国际临床指南所推荐。随后,西罗莫司在欧盟等大部分国家获得批准,但尚未在我国获得批准。我国2019年发表了西罗莫司治疗LAM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作为一个已经上市的老药,西罗莫司在LAM治疗快速转化应用的案例成为罕见病治疗中老药新用的经典范例。

西罗莫司可使用于符合临床确诊的LAM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考虑使用西罗莫司:①肺功能降低(FEV1 < 70%预计值);②肺功能下降速度过快(FEV1年下降速度≥90ml);③出现有症状的乳糜胸或乳糜腹水;④出现肾AML或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管肌瘤(最大单一肿瘤直径≥3cm);⑤TSC相关LAM。常规起始剂量为口服1~2mg/d,需要通过全血西罗莫司谷浓度监测药物剂量,目前推荐的西罗莫司谷浓度为5~10ng/ml。并根据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来综合考虑药物的使用剂量。西罗莫司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腔溃疡、痤疮样皮肤改变、血脂增高和月经紊乱等。在手术、妊娠和严重感染等情况下,建议暂时停用西罗莫司。患者的随访间隔初期为每1~3个月1次,稳定后每6~12个月1次。

图1 TSC1/TSC2负调节雷帕霉素靶蛋白流程

活化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促进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PIP2)的磷酸化(PIP3),而PTEN抑制这一过程。PIP3激活蛋白激酶B(Akt),从而抑制结节性硬化症抑癌基因TSC1/TSC2蛋白复合体,解除TSC1/TSC2复合物对Rheb的抑制,Rheb活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促进细胞代谢和增殖。由于TSC1TSC2基因发生失活突变,导致mTOR异常活化,刺激细胞过度增生和肿瘤发生发展,因此,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以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SC)和淋巴管肌瘤病(LAM)

(二)肺移植

随着我国肺移植工作的日趋成熟,肺移植成为重症或终末期LAM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欧洲报道的1年和3年移植后生存率分别为79%和73%;法国报道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7%和52.4%。2019年报道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年,优于因其他原因接受肺移植的生存期。个别患者在移植后的肺脏仍可出现LAM病变;但鉴于肺移植后LAM复发罕见,且常无不适症状,对于肺移植后的LAM不推荐常规监测是否有LAM复发。胸膜固定术可能会增加肺移植手术中出血风险,但单侧或双侧胸膜手术(即胸膜固定术或胸膜切除术)不再被认为是肺移植的禁忌证。

(三)LAM治疗的注意点

在其他治疗方面,有呼吸困难症状者可考虑使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55mmHg或脉搏氧饱和度≤88%,推荐家庭氧疗。在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或红细胞增多时家庭氧疗标准为动脉血氧分压≤60mmHg。

另外有几点需要注意:①由于雌激素参与LAM的发病机制,应该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或食物。②妊娠后病情加重和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是否妊娠需要个体化评估和考虑。LAM并不是妊娠的禁忌证,但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状况、并发症的风险(气胸、乳糜胸、肾或腹膜后肿瘤出血)以及相应的对策。S-LAM不属于遗传病,但TSC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TSC患者妊娠前需要获得恰当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指导。③症状轻微或稳定的患者可以安全地乘坐飞机;如果近期有气胸或胸部手术尚未完全恢复(通常需要数周),需要暂时避免飞机旅行。④推荐参加有专业人员指导的肺康复计划。⑤推荐使用流感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⑥由于气胸复发概率高,对发生气胸的患者推荐胸膜固定术减少气胸复发。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未来研究方向

在过去20年中,LAM相关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对这一好发于女性的呼吸系统罕见病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仍然有很多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例如:①LAM细胞的起源,LAM细胞究竟是来源于肺部本身还是肺外某器官/组织?②LAM为何几乎仅发生于女性?③如何精准找到西罗莫司治疗LAM的获益人群?同时,其无效和耐药的机制如何?下一步治疗策略如何调整?④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由于LAM是一个极少见疾病,全球注册登记的LAM患者只有约3 000人,需要加强全球合作,高效地破解LAM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难题。

来源
罕见病学,第1版,978-7-117-30572-3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