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rion diseases
人类朊蛋白病(prion diseases)是一组由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异常引起的传染性、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年发病率约1/1000 000例。可为散发型、遗传型及感染获得型。临床表型主要有Creutzfeldt-Jakob病(CJD)、Kuru病、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GSS)、致死性失眠症(FI)等。CJD分为四种类型:散发性(sCJD),变异性 CJD(vCJD),家族性(fCJD),医源性(iCJD),其中 sCJD占绝大多数。朊蛋白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惊人的抗性。通常能灭活病毒核酸的手段对其无效,如对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超声波以及80~100℃高温,均有相当的耐受能力。其生物学特性无病毒结构,无核酸基因组,能造成慢性感染而不表现出免疫原性,受累组织无炎性改变,而呈变性改变。
朊蛋白(PrP)有两种异构体:正常型或细胞型朊蛋白(PrPC),由209个氨基酸组成,为细胞内膜结合蛋白,无致病性;瘙痒型或异常型朊蛋白(PrPSC),由PrPC变构而成即α螺旋变成更多β折叠,具有感染性、聚集性、致病性。遗传性朊蛋白病致病机制为PRNP基因点突变或插入性突变,产生PrPSC。感染获得性为机体以外源性PrPSC为模板,产生内源性PrPSC。散发性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是蛋白稳态受到破坏所致。朊蛋白病病理变化包括海绵样变性,神经元丢失,广泛的反应性星形细胞增生,免疫组化见PrP沉积或淀粉样斑块形成,无炎症反应。
sCJD在我国现阶段多为临床诊断,主要根据快速进展性痴呆、肌阵挛、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视觉小脑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脑电图、脑脊液、神经影像等结果,予以诊断。确诊需要病理发现脑组织海绵样变性,PrP沉积等病变。2012年全国CDC克雅病诊断标准草案如下:具有进行性痴呆,临床病程短于2年,常规检查未提示其他诊断以及以下4种临床表现中的至少2种:a.肌阵挛;b.视觉或小脑障碍;c.锥体/锥体外系功能障碍;d.无运动型缄默症。并且以下检查至少一项阳性:a.在病程中的任何时期出现的典型的脑电图改变;b.脑脊液检查14-3-3蛋白阳性;c.MRI DWI像或FLAIR像上存在尾状核/壳核异常高信号或两个以上皮质异常高信号“缎带(ribbon)征”。
CJD发病率很低,部分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在临床实践中常会出现漏诊和误诊问题。鉴于漏诊的CJD患者可能的公共卫生危害性,误诊的患者可能为潜在可治性痴呆而未得到及时治疗,正确和及时的诊断CJD在医学和公共卫生安全上意义重大。美国朊病毒疾病病理监测中心对1106例临床可疑CJD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发现有352例(32%)为朊蛋白阴性病例。AD(n=154)和 VD(n=36)为最常见两种。Geschwind等对UCSF-CJD临床研究项目的97例病理确诊的CJD患者进行诊断历程回顾。发现只有18%的患者在首次就诊时被正确诊断。非神经科专科医生误诊率很高。从起病到正确诊断平均为7.9个月,每个患者平均经历3.8个其他诊断。常见的误诊疾病分类为变性、自身免疫/副肿瘤、感染、中毒代谢等,误诊最常见诊断依次为病脑,副肿瘤疾病,抑郁,周围性眩晕,AD。
漏诊误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快速进展痴呆症候群鉴别诊断较多,在医疗水平不发达地区对CJD认识不足;CJD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漏诊。目前CJD临床诊断标准较多,但对CJD早期症状敏感性不够,曾有一项研究发现46%的sCJD患者符合路易体痴呆诊断标准,同样40%的路易体痴呆患者符合临床sCJD诊断标准;疾病特异临床表现如(肌阵挛,三相波)和阳性辅检结果可出现在病程中不同时期,或持续时间短暂;14-3-3蛋白、MRI典型表现、EEG表现的特异性问题;获取病理困难等。
在sCJD的诊断中MRI、14-3-3蛋白、EEG为三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众多研究发现MRIDWI/FLAIR序列上所见异常高信号对sCJ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高。皮质三个非连续线样高信号或纹状体受累高度提示sCJD。变异型CJD可见对称性丘脑枕高信号。这些异常信号在DWI序列更为明显,一般无强化,ADC序列可为低信号,晚期广泛脑萎缩。在sCJD患者中,约2/3患者表现为基底节受累模式(伴或不伴皮质),1/3患者表现为仅皮质受累。不同研究发现CSF 14-3-3蛋白对于诊断sCJD的敏感性大致相同,而特异性差别较大。最近一项研究对1995~2011年间包含1849例sCJD患者的9项ClassⅡ 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14-3-3蛋白诊断sCJD敏感性为92%,特异性80%,阳性似然比4.7,阴性似然比0.1。2/3 sCJD患者出现以弥漫性慢波背景出现周期性波形固定的阵发性或暴发性尖波、三相波或多相波为典型的周期性复合波,构型各异,周期大多为1~2 次/s。
对于可疑克雅氏病患者,应尽快完善头颅MR(DWI、FLAIR 序列)、脑电图、脑脊液 14-3-3蛋白检查,予以临床诊断。目前无特异性治疗,病程一般6个月到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