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hobia
中文别名 :恐怖性神经症
恐惧是人类的本能情绪之一,是指人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的异乎寻常的紧张害怕畏惧状态,它是有着明确指向目标并伴有回避倾向的特殊焦虑,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恐惧症(phobia),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急、出汗、心慌、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因而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客体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明知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
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高度焦虑,但这些焦虑仅见于特殊的有指向性的情境中。恐惧症的两个核心特征是对引起焦虑的情境的回避和即将要遭遇这些情境时的预期性焦虑。
恐惧症的共同特点是:①均由外界特定的客观对象或情境所诱发。②表现为指向特定对象的焦虑。③焦虑的程度与恐惧的对象不相符合。④回避成为缓解焦虑的主要方式。⑤患者能认识到其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不能控制,因而是自我失谐的。
恐惧症主要包括三类亚型:特定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1)生物学因素
Fyer等发现特定的恐惧症具有高度家族聚集性,31%的患者一级亲属中有同样的问题。脑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存在前扣带回皮质、杏仁核和海马区域的血流增强。一项脑影像学的研究表明,特定恐惧症患者前额叶脑皮质激活增强,经过认知行为治疗则这些脑区激活减弱,提示本病具有神经生物学基础。
(2)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恐惧症存在显著的家庭因素影响,其中部分是遗传因素,部分是后天习得性影响,如:父母有精神病史、父母婚姻冲突、父母过分保护或遗弃、儿童期虐待、儿童期缺乏与成年人的亲近关系、儿童期经常搬迁、学习成绩落后等。
(3)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恐惧症是童年俄狄浦斯情结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童年期的性本能驱力不能被压抑时,自我倾向于选择其他防御机制。恐惧症患者主要使用了替代机制,即性的冲突从诱发冲突的人转向了不重要的无关的客体和情景,导致了这些客体和情景可以唤起焦虑,病人以逃避恐惧的客体从而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因此精神分析认为恐惧障碍是使用替代和回避的防御机制对抗俄狄浦斯情结的性驱力和阉割焦虑的结果。
行为主义理论以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即自然的恐惧性刺激与中性刺激多次偶合出现,导致中性刺激变成了诱发恐惧的条件刺激,个体采取回避行为来减轻焦虑,回避行为不断被固定下来而变成临床症状。
恐惧症以青年及女性居多,美国人群中特定的恐惧症年患病率为10%~11.3%,社交恐惧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3%;女性高于男性。国内深圳市2005年的流调采用ICD-10标准结果显示恐惧症终生患病率为5%,年患病率为2.85%。
恐惧症的治疗目前公认有效的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尤以心理治疗更为重要。
1.心理治疗
(1)暴露治疗
暴露治疗是治疗恐惧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它基于的假设是焦虑通过对恐惧事物的回避得以维持,而暴露的实质是主动接触能引发患者焦虑的刺激,并且保持着这种接触直到他们开始认识到他们预期的负性结果并没有发生,则他们的焦虑开始减少。这个焦虑减少的过程被称之为“习惯化”。
暴露治疗可以采用想象暴露和现场暴露的不同设置,实施暴露治疗需要至少4步工作:①准备:包括心理教育、暴露原理学习、动机会谈、暴露协议、暴露中的问题预热等。②制定暴露等级条目表:包括充分的暴露刺激筛选、按暴露刺激引发的焦虑程度由低到高排列成表、学习使用量化焦虑自评。③首次暴露:按照暴露等级条目表设计引入暴露刺激,使患者置身于暴露刺激下持续接受刺激而不采用回避或仪式化行为应对焦虑,反复自评量化焦虑,直至达到习惯化。④重复暴露:重复进行相同刺激的暴露任务,直至焦虑峰值分数减半甚至更低,再进入新的暴露刺激条目进行暴露。暴露治疗通常采用由低等级暴露刺激条目逐渐向高焦虑等级刺激条目进行。
暴露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①患者的治疗动机;②治疗关系;③治疗操作目标和程序的具体化和一致性;④患者对暴露治疗原理的理解;⑤首次暴露执行情况;⑥回避行为或仪式化行为的阻断。暴露治疗可以有效地打断患者恐惧体验与现实刺激的条件性关联,建立新情绪体验的行为经验,如果联合认知治疗纠正歪曲的评价和认知,效果更优。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从暴露治疗中获益往往是由于治疗动机不够、暴露执行不完全而没有形成最初的暴露经验。
(2)行为功能分析
通过对诱发焦虑恐惧的具体情境以及回避行为发生的背景、过程、条件、结果等分析来评价恐惧症患者的行为功能意义,以及相应的生理、心理、情绪、行为反应之间的关联模式,从而指导行为治疗。
(3)认知疗法
对他人负性评价的害怕是社交恐怖最基本的认知,认知疗法可以纠正不合理的认知信念,改变患者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焦虑。认知治疗通常联合行为技术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社交技能训练和团体治疗
社交恐惧症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技能的缺乏常常导致负性反馈,使患者容易受挫而进一步对社交回避,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社交功能。团体治疗的形式非常有助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团体中患者可以通过组员间的互动验证纠正自己的许多不恰当的认知,团体的环境也可以通过示范、预演、角色扮演等模拟社交场合,使患者的社交交往得以正常化。目前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是当今较为流行的针对社交恐惧症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包括团体暴露治疗、认知重建、家庭作业等内容。
2.药物治疗
(1)苯二氮䓬类药物
此类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缓解焦虑情绪的即时性,一旦患者在其他治疗尚未奏效情况下,患者容易产生对此类药物的心理依赖而习惯性使用,因此不适合单独使用,也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药物依赖。
(2)抗抑郁药
目前,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对恐惧症都有一定疗效。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通常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尤其是针对社交恐惧症,这些药物都最长需要6周才能显效,一般需要服药9个月至1年,如果较早停药,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如果要减药,则应该缓慢减量。此外,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丁和米氮平也对恐惧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