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妊娠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妊娠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作者
樊尚荣;单莹莹;董悦
概述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双链DNA病毒,大约150种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已被确定,其中至少40种可感染生殖器区域。HPV可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产生乳头瘤样病变,引起生殖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高危型HPV类型(如HPV16和HPV18)是宫颈上皮内瘤形成和宫颈癌的高危因素。非致癌性或低危型HPV类型(如HPV6和HPV11)是生殖器疣和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的病因。90%生殖器疣患者是由HPV6或HPV11感染引起,在肉眼可见生殖器疣患者中,偶尔也可检测到HPV 16、18、31、33和35。除引起生殖器疣,HPV6和HPV11也与结膜、鼻部、口腔和喉部疣有关。

流行病学

健康妇女妊娠期HP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感染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上升。张晓瑜等(2018)对我国1 763例孕妇进行研究,发现HPV感染率为27.74%,其中感染HPV高危亚型占阳性感染者的84.05%,感染率较高的是HPV58、52、16、53;单纯低危亚型占阳性感染者的9.20%,感染率较高的低危型是HPV6、54;高低混合感染占阳性感染的6.75%。Pandey等(2019)对印度104个早孕孕妇样本进行研究,其中41/104(39.4 %)HPV阳性,并且与胎膜早破的高发病率相关。Niyibizi等(2017)报道国外孕期HPV感染率约在5.5%~65%不等,不同国家、地区、人群孕妇的感染率有一定差别。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对母胎的影响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处理

无症状和无病灶HPV亚临床感染,如果没有生殖器官疣或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则不需要治疗。生殖器官HPV感染常常可自然消退,没有方法可以根除HPV感染。当鳞状上皮内病变和HPV感染同时存在时,根据组织病理所见决定处理。因为生殖器官疣在妊娠期会增殖变得易碎,虽然可以考虑在妊娠期间去除疣,但在生产之前,可行的治疗手段不齐全或效果较差妊娠期治疗尖锐湿疣也有利于防止传染性伴侣,减少婴幼儿喉乳头状瘤(传染率极低)。HPV6和HPV11能引起婴幼儿喉乳头状瘤,通过剖宫产防止婴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的价值不清;剖宫产不能完全预防HPV感染新生儿。如果生殖器疣妨碍产道或阴道分娩会导致大出血,应选择剖宫产。告知孕妇生殖器疣导致婴儿喉乳头状瘤的风险。妊娠期生殖道尖锐湿疣产后可能自行消退,故不必过分根治,治疗应尽量减少对孕妇的损害。治疗前需作宫颈刮片或病理检查除外鳞状上皮内病变或癌。

1.妊娠期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治疗

妊娠期尖锐湿疣常为多灶性,血管丰富,手术及各种理疗均易出血。

(1)外生殖器疣

三氯醋酸或者二氯醋酸,制成80%~90%的溶液,局部应用,每周一次能有效治疗外生殖器疣。有些人则更倾向于冷冻疗法、激光烧灼或者手术切除。考虑到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5-氟尿嘧啶乳膏在妊娠期禁用。CO2激光治疗是目前治疗妊娠期湿疣最有效的方法。激光锥切术、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并不明显增加早产率,但是与胎膜早破明显相关,而且随着宫颈切除高度的增加,胎膜早破及总的早产率随之明显增加。冷刀锥切、激光锥切及电疗与围产期婴儿死亡率以及其他妊娠结局有关,而大的电圈切除术也是有不良结局的。所以宫颈锥切通过增加早产影响妊娠结局,这种影响在孕早期最严重,所以锥切术选择应慎重,而且对锥切术后妊娠应注意。孕晚期治疗疣虽复发率低,即使引起早产、胎膜早破及羊膜腔感染等危险的概率较小,治疗时也应考虑。对宫颈、阴道或穹窿的巨型疣应等胎儿有存活力时或干脆等剖宫产后再治疗。

(2)宫颈疣

对外生性宫颈疣,在治疗前需要活检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SIL),需要请专家会诊。妊娠期治疗宫颈疣需要权衡利弊,采取知情选择治疗或观察。

(3)阴道疣

阴道疣不推荐用冷冻器治疗,因为有阴道穿孔和瘘管形成风险。或80%~9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局部涂药,每周1次。

2.妊娠期生殖道尖锐湿疣的分娩方式

通过剖宫产防止婴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的价值不清;剖宫产不能完全预防HPV感染新生儿。如果生殖器疣妨碍产道或阴道分娩会导致大出血,应选择剖宫产。告知孕妇生殖器疣导致婴儿喉乳头状瘤的风险。对外阴阴道疣应在妊娠34周产前积极治疗,以免影响会阴伤口愈合。

预防接种

在美国已注册三种HPV疫苗,分别为二价体疫苗(Cervarix)(包括HPV16/18)和四价体疫苗(Gardasil)(包括HPV6/11/16/18),以及九价疫苗(Gardasil 9)(包括四价疫苗的所有类型及HPV31/33/45/52/58)。疫苗都可以用于11~12岁女性和最小9岁的女性。13~26岁女性中,从没接种疫苗或没有接种整系列疫苗者应接种疫苗,由于疫苗对没有性行为人群作用最大,HPV疫苗适用于此年龄阶段女性。在HPV6/11/16/18四价疫苗的临床研究中,有2 832名妇女(疫苗组1 396名,安慰剂组1 436名)在3次接种过程中报告妊娠。两组中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比例相同。但疫苗组发生自发性流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中华医学会建议妇女若近期准备妊娠,推迟至哺乳期后再行接种HPV疫苗。若接种后意外妊娠,应停止未完成剂次的接种,将未完成接种剂次推迟至分娩后再行补充接种。已完成接种者,无需干预。同样地,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也不建议孕妇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怀孕前后或怀孕期间不经意接种二价/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与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如自然流产、死胎、胎龄小、早产和出生缺陷)的风险无关。但是应该被告知怀孕的风险,且疫苗接种不应该成为考虑终止妊娠的理由。Nikolai(2017)的研究表明孕期接种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与未接种疫苗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不显著增加。始终如一地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人乳头瘤病毒以及患上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如生殖器疣和宫颈癌)的概率。然而,人乳头瘤病毒可以感染没有避孕套覆盖的区域。避免性活动是预防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34905-5
上一篇: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 下一篇: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