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diopathic postpartum renal failure
作者
刘俊涛
概述
特发性产后肾衰竭(idiopathic postpartum renal failure)于1968年首次报道,病因不明。
病理和病理生理
主要病变为肾小球坏死、内皮细胞增殖、动脉内膜增厚、血栓栓塞及坏死。病理改变与产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TTP-HUS)相似,可归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Furlan及Tsai等发现,在疾病急性期内皮细胞分泌的金属蛋白酶(ADAMTS13)被抗体中和而不足时不能将威勒布兰特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裂解,致使形成多聚体。多聚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引起血小板聚集、破坏,血栓形成而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是引起溶血性尿毒症的原因。法国的Noris报道21例妊娠相关HUS患者中18例发现补体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突变。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早期诊断,给予支持疗法,贫血严重者应给予输入红细胞。早期透析减少体内紊乱。轻症使用泼尼松200mg/d,可使约1/4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重者需要施行血浆置换。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349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