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
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peptic ulcer

概述

孕期消化性溃疡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虽然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病,但是由于内科医生对孕期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上的犹豫不决,对孕期溃疡病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消化不良、胃灼热、恶心、呕吐都是孕期的常见症状,上述症状有多大比例是继发于胃食管反流、非溃疡性的消化不良、妊娠剧吐和真性消化性溃疡尚不清楚。当然,上述消化道症状对妊娠是不利的,因为它可影响胎儿。对上述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大多要依赖消化内镜,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消化不良是内镜检查的较早的适应证。

病因与发病机制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性环境下被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此外,还经常受摄入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目前认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这一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足以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一般而言,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近年的研究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少见的特殊情况,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时也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

辛辣食物引起消化性溃疡尚值得怀疑。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可由油腻食物、咖啡、巧克力、酒精引起,但它们并非导致溃疡病发生的直接原因。饮烈性酒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损害。消化性溃疡与应激反应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资料表明溃疡病的发生与家庭收入成反比,但如果把吸烟和其他易感因素考虑进去的话,应激的作用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特别是吸烟的妇女,吸烟成了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非甾体抗炎药最早发现引起胃溃疡,近年发现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少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溃疡病发生及穿孔的高发人群为老年女性。幽门螺杆菌(HP)是近年发现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关因素,约8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找到幽门螺杆菌。HP寄生于胃及十二指肠上皮中,与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有关。尽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同时合并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性胃炎均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在美国,生育期妇女HP引起的胃炎发病率较低,所以似乎没有理由对孕期妇女作此诊断。我国目前尚未见孕妇HP感染相关性的报告,但胃和十二指肠炎症与溃疡的发病率高,且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故与美国的资料肯定不同。此菌的治疗应用两种抗生素及枸橼酸铋钾,这对于未孕和未哺乳妇女来说是安全有效的。

妊娠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妇女以前认为吸烟、喝酒是其危险因素,其他因素如应激反应、社会经济状况及先前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和幽门螺杆菌胃炎病史也是密切相关的。孕妇没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可排除此药引起溃疡的可能性。

在对孕期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研究中,有人发现在23000例只有6例发生消化性溃疡。有溃疡史的孕妇在孕期症状可得到改善或消失,另一些则可加重病情。消化性溃疡可能与先兆子痫有密切联系;静止期的消化性溃疡可在产后变得非常活跃。

理论上改善孕期消化性溃疡可降低胃酸的产生、加强胃黏膜的生成。另外,胎盘释放组胺酶能抑制组胺的活性并抑制胃壁细胞的分泌活动。

妊娠期活跃性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少见,尤其发生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更为罕见。临床研究发现原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的妇女,妊娠后大多数典型症状明显好转甚至消失;但在产后3个月有半数重新出现溃疡症状。产后2年几乎所有妇女溃疡病复发。Glark等报道300多例在溃疡症状出现后妊娠者,88%溃疡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保护机制增强有关:①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的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②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增加,前者有细胞保护作用,后者能延缓酸性胃内容排入十二指肠,减少胃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③妊娠期组胺酶增加,使组胺灭活,减少胃酸分泌;④妊娠期前列腺素有细胞保护作用;⑤孕妇在妊娠期一般工作轻松、心情舒畅、饮食改善并戒烟酒,减少了与溃疡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的侵袭。

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西方国家资料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我国临床统计资料提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在近10多年来亦开始呈下降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GU)多见于中老年,后者发病高峰比前者约迟10年。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临床上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2∶1~3∶1,但有地区差异,在胃癌高发区GU所占的比例有增加。妊娠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较低,但准确的发生率尚未清楚。Baird等报道233650例孕妇中有11例发病(约1∶20000);另一作者报道23000例孕妇中有6例发病(约1∶4000)。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溃疡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一般治疗

充分休息,保持精神愉快,少食多餐,给予易消化的饮食。

2.药物治疗

(1)抗酸药

可中和胃酸,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为妊娠期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目前常用者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合剂,每次15~30ml,与三餐后1小时、3小时及睡前各服1次。目前尚无抗酸药致畸的可靠证据,妊娠中、晚期使用抗酸药是安全的。

(2)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与三餐后或睡前服用,剂量分别为西咪替丁200mg,一天3次,睡前加服400mg;雷尼替丁150mg,一天2次,或每晚睡前服用300mg。4~8周为1疗程。两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最好只用于妊娠中、晚期伴有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或对抗酸药物无效的患者。因本类药物从母乳中排出,所以,用药期间不宜哺乳。

(3)硫糖铝

可与溃疡面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保护膜,使溃疡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用法:于三餐前1小时和睡前各服1次,每次1g。妊娠期和哺乳期可用,未发现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3.手术治疗

仅用于合并出血或穿孔的患者,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等彻底性溃疡手术和单纯穿孔缝合术或贯穿缝扎溃疡止血术。

4.产科处理

应根据胎儿成熟情况、妊娠期别、溃疡病情轻重等综合考虑。如溃疡病出血、穿孔保守治疗无效,妊娠期并非外科手术的禁忌,可根据产科情况,择期行胃肠溃疡手术或剖宫产同时进行胃肠溃疡手术治疗。产后应停止哺乳,以免胃酸和胃酶分泌增多,影响溃疡或胃肠手术部位的愈合。

作者
孙瑜;董悦
来源
产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第1版,978-7-117-17054-3
实用妇产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5341-3
上一篇:妊娠合并肠梗阻 下一篇:妊娠合并炎症性肠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