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的外科并发症。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分娩期及产后少见。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非孕期相同,为1/2000~1/1000。由于妊娠期的特点使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而贻误诊断。妊娠虽然不增加发病率,但由于不易诊断或手术不及时而造成穿孔和腹膜炎较非孕期高2~3倍。故掌握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极为重要(图1)。
1.处理原则
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保守治疗是没有意义的。鉴于孕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较非孕期困难,若误诊或未及时手术而导致穿孔、腹膜炎,将明显增加母儿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不论在任何妊娠期,高度怀疑阑尾炎时,应放宽手术指征,一定比例的阴性开腹是允许的。目前,阴性开腹率可达13%~35%。早中孕期可行腹腔镜手术。吴强等总结的国内317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其中早孕期187例,中孕期130例,均无母儿并发症。除了阑尾炎,腹腔镜下还可能发现其他疾病导致急腹痛。因此,在探查阑尾正常时,应仔细寻找其他产科及非产科急腹症。
2.手术注意事项
(1)手术切口:早孕期可采取麦氏切口,中孕期及晚孕期取右腹直肌旁切口为宜,同时将手术床向左倾斜30°,使增大的子宫左移,便于暴露阑尾。
(2)手术操作轻柔,用纱布保护切口,尽量避免刺激子宫。手术中尽量避免缺氧与低血压,以免胎儿受损。
(3)如阑尾已穿孔应切除阑尾。如阑尾坏死形成脓肿,则应在腹腔放引流,不要作阴道引流。
(4)除非有产科指征,原则上仅处理阑尾炎而不同时作剖宫产。孕晚期如已发展成腹膜炎或腹腔脓肿时,可以同时作剖宫产。但这样可能明显增加产妇的病率。
(5)术后给大量抗生素。如离预产期尚远则可给镇静药保胎治疗。术后早产率为13%~25%。在选用宫缩抑制剂时要慎用β受体兴奋剂如利托君(ritodrine)或沙丁胺醇(sulbutamol)等,因感染状态下使用该药可导致肺水肿。
(6)术后如已近预产期可任其自然分娩。因腹肌用力而导致伤口裂开的风险很小。分娩后子宫缩小,可使原来局限的脓肿扩散到腹腔,此时应急诊开腹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