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曾称为Eaton因子肺炎、冷凝集素肺炎。全年均可发生。
肺炎支原体是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为200nm。无细胞壁,可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生长与分裂繁殖。目前已经发现8种类型,其中只有肺炎支原体肯定对人致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它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人中亦非少见,秋冬季较多。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肺炎的10%。
肺炎支原体通过接触感染,不侵入肺实质,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同时产生过氧化氢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其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
肺部病变呈片状或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伴急性支气管炎。肺泡内可含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肺泡壁和间隔中有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细胞可有坏死和脱落,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胸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渗液。
妊娠期支原体肺炎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可以缩短病程。红霉素0.5g,每8小时一次,治疗需持续2~3周,以免复发;或阿奇霉素首次口服0.5g,0.25g/d连续4天。阿奇霉素具有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作用强、胃肠道反应小等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权衡对母儿影响的利弊后,阿奇霉素可以应用于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