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
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
概述

心室间隔缺损可为单独畸形,亦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或艾森门格综合征的一部分而存在,亦常见于主动脉干、大血管错位、肺动脉闭锁等中。单纯的心室间隔缺损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对构成比中,成人期占10%。其男女性的分布略相等。

病理解剖

根据心室间隔缺损所在部位,一般可分四种类型:①室上嵴上型(又称肺动脉瓣下型):此型位置最高,较少见,可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亦称球间隔缺损;②室上嵴下型(即膜型):此类缺损常见,占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80%,位于右室流出道,上面紧邻室上嵴,从室间隔的左室面观,它位于主动脉右瓣的下方;③房室共道型:此型缺损多较大,可能累及室间隔膜部,其上缘为三尖瓣瓣环,其下缘为室间隔的顶部,此型较少见,约占4%;④流入道型(又称肌型):位于室间隔肌部,既不涉及室间隔膜部,又不涉及任何瓣环。此型也较少见。

心室间隔缺损的大小由直径0.2~3.0cm不等。在膜部的缺损多较大而在肌肉部则较小。巨大缺损或心室间隔缺失,则可形成极少见的单心室,患者多不能存活至生育期。

心室间隔缺损时,心脏本身的增大多数不显著,缺损小者以右心室增大为主,缺损大者则左心室的肥厚与扩大较右心室显著。

心室间隔缺损可与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口狭窄等合并存在。

病理生理

由于左心室压力经常高于右心室,因此心室间隔缺损所造成的分流是从左到右,故一般无发绀。分流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右心室的顺应性和肺循环的阻力。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将室间隔缺损分为大、小两种。小型缺损是指缺损面积≤1.0cm2/m2体表面积,血液从左室分流入右室存在一定阻力,右室和肺动脉收缩压远低于左心室收缩压。小型缺损分流量一般不大,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肺循环的血流量仅较体循环的血流量略为增高。大型缺损,左至右的分流量大,肺循环的血流量可为体循环的血流量的3~5倍。大量血液冲击肺血管床,久之肺循环的阻力可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高压明显而等于或高于体循环的血压时,即在心室部出现双向或右至左的分流,引起发绀,后者即形成所谓艾森门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 X线检查

X线表现与缺损的大小及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缺损小,可无异常发现。缺损大的,可见肺血管影增粗,肺总动脉轻度至中度凸出及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显著高压时,X线表现以右心室增大为主,亦可见右心房增大。

2.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检查

心室间隔缺损小,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正常;缺损大的可示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合并肥大、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变化。肺动脉显著高压时,心电图和心向量图示右心室肥大伴有劳损的变化。

3.超声心动图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显示室间隔缺损的部位,还可判断有无其他合并畸形。脉冲多普勒可检出小的多发性缺损。

诊断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处理

1.孕前

小型室间隔缺损,常于6岁时自发性关闭,临床问题不多。大型室间隔缺损,很难自发关闭,患者应于孕前进行室间隔缺损手术矫治。当缺损较小、分流亦小时,若妊娠前未经手术修补,虽不会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存在着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缺损大者,妊娠期可加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分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此类患者可使肺动脉高压加重,导致血流右向左分流,发生发绀,处理不当可导致孕产妇死亡。而手术矫治后妊娠者,母儿均相对安全,但孕产期尚需严密观察与监护,由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妊娠期心脏负荷加重,患者心血管功能转坏,心室间隔修补处可出现裂隙、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子等并发症。Jackson于1993年报道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于4岁、3岁时作了心室间隔缺损修补,孕前均无症状,心功能良好;但其中一例因孕期发生艾森门格综合征于孕20周终止妊娠,以后作了心肺移植术,另1例孕26周时自发临产做了剖宫产术,术后发生缺氧,诊断为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故该类患者孕前应仔细检查与评估以决定是否可以妊娠。

2.妊娠期

(1)早孕期:心室间隔缺损口径小,不发生右向左分流,以往无心力衰竭史,也无其他并发症者,妊娠期发生心力衰竭者少见,一般能顺利度过妊娠与分娩。心室间隔缺损大,常伴有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和心力衰竭,故此类患者妊娠期危险大,在早孕期宜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如妊娠已超过3个月,应再次评估决定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如有先兆心力衰竭、出现右向左分流、肺动脉高压或其他并发症者,应积极处理、控制心力衰竭后终止妊娠。

(2)心室间隔缺损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允许继续妊娠者,孕妇应在高危门诊由产科和心内科医生共同检查,每2周随访1次,并提前入院待产。

1)妊娠期注意休息,不作重劳动,注意营养,纠正贫血和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上呼吸道感染。

2)妊娠期加强胎儿胎盘功能监护,定期作NST及B超检查,必要时作彩超检查以除外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3)分娩方式的考虑,根据心室间隔缺损大小、心功能状况、产科问题以及有无妊娠并发症,一般主张放松剖宫产指征,采用剖宫产为妥。

4)分娩前后应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

5)产妇如心功能及体质差者,产后则不宜哺乳。

作者
庄依亮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7190-8
上一篇: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 下一篇:妊娠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