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会阴局部极易被细菌污染,但会阴部位感染发生率很低,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是会阴部最常见的感染。阴道感染和子宫颈感染常和会阴感染和子宫感染并存。虽然罕见,但是外阴切口的感染也会导致中毒性休克发生而危及生命。
一般而言,会阴侧切伤口越大,产道裂伤越严重,则发生会阴部感染的概率越大。常见引起会阴伤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助产(包括产钳术、胎吸术及臀助产术等)、会阴伤口缝合缺陷(包括血肿形成及异物等)以及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因素包括贫血、出血性疾病、阴道感染(包括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糖尿病、吸烟等。
正常育龄期和孕期妇女下生殖道内寄生有大量微生物,包括某些条件致病菌。目前认为,阴道内常见共栖菌包括: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类白喉杆菌、乳酸杆菌属及未分组链球菌。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B组链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阴道加德纳菌、肺炎克雷伯菌、摩根杆菌、奇异变形菌、真细菌属、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双向拟杆菌、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卵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及坏死梭杆菌等。此外,还可能有念珠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多系需氧和厌氧菌所致的混合感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会阴、阴道及子宫颈感染最常见的细菌。由于会阴局部极易被细菌感染,在解释会阴侧切伤口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时要特别注意。
会阴和直肠细菌培养对患者处理帮助甚少,深部组织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有助于患者处理。
1.会阴部感染处理要点
(1)引流通畅:及时拆除伤口缝线,否则会导致感染扩散,形成阴道旁和子宫颈旁结缔组织炎。
(2)尽早坐浴:每日至少予1∶5000高锰酸钾冲洗伤口或坐浴2次。
(3)应用广谱抗生素:所选抗生素应同时对链球菌、粪肠球菌、坏死梭杆菌及类杆菌有效。一般与抗生素治疗24~48小时后好转,对治疗反应差或患者一般情况不良者,应及时行清创术。
(4)伤口疼痛者可用止痛剂。
(5)支持治疗(包括呼吸、循环及营养等)。
(6)高压氧治疗:限用于由芽孢梭菌感染所致的坏死性筋膜炎或肌炎。
2.会阴侧切伤口裂开早期修补术
对会阴伤口裂开一般主张在产后3~4个月后修补。但最近研究发现,早期修复同样可获得满意效果。Ramins等报告Parkland医院对会阴侧切伤口裂开进行早期修补术的手术成功率为94%(32/34例)。Uygur等报告了相似的较高的成功率。董金林等报告对会阴及腹部感染伤口及时扩创及二期缝合,成功率达95. 5%。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肠管改道以利于愈合。
会阴侧切伤口裂开早期修补术要点:最为重要的是手术切口一定要充分清洁,没有感染。一旦没有发热,外阴切口的表面没有感染、表面无渗出,并长出新鲜粉红色肉芽组织,就可以进行修复手术。
(1)术前准备
完全打开伤口;拆除所有缝线;清创伤口(充分的止痛或麻醉——局麻或全麻);每日聚维酮碘溶液冲洗伤口两次或1∶5000高锰酸钾冲洗伤口或坐浴2~3次(一般需4~6天);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对会阴4度裂伤感染者需术前准备肠道。
(2)手术
直肠黏膜下组织用3-0或4-0肠线缝合;直肠阴道隔用2-0或3-0肠线缝合;肛门外括约肌用7号丝线缝合。
(3)术后处理
术后每日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修补直肠黏膜者术后禁食48~72小时,之后继续进食无渣半流饮食3天;胃肠功能完全恢复后出院;避免性生活直至愈合(一般术后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