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宫颈裂伤
宫颈裂伤
概述

宫颈裂伤为分娩期并发症,是阴道分娩中最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几乎每例病例都有不可避免的轻度宫颈撕裂(cervical laceration),特别是初产妇。较深的宫颈裂伤可延及阴道穹隆部,阴道上1/3段或子宫下段,损伤严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当宫颈撕裂超过1cm,伴有出血,需要缝合时才称为宫颈撕裂。宫颈撕裂的发生率初产妇约为10%,经产妇约为5%。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宫颈撕裂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类型

(一)自发性撕裂

急产时或宫口未开全,产妇过早向下用力;头盆不称时,宫缩过强宫颈未充分扩张时胎儿过快娩出;产程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子宫颈长时间受压发生宫颈水肿,局部缺血,严重时可因坏死而造成子宫颈前唇或宫颈部分阴道部环状脱落。宫颈瘢痕,过硬,先天性发育过长,可发生自发性不完全破裂或撕脱。

(二)损伤性撕裂

宫颈未开全就强行施行助产手术,如臀位或足先露分娩时,因后出头困难时而强行牵拉。在产钳助产上产钳时夹住宫颈,造成部分宫颈的撕裂。第一产程时检查宫颈时为扩张宫颈把宫颈上托;静脉滴注缩宫素时,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使宫缩过强,造成急产,产生宫颈撕裂。

病理生理

子宫颈侧壁的肌肉及结缔组织成分少,易发生撕裂。根据撕裂的程度可以分为完全性撕裂,隐形黏膜下撕裂和肌肉及纤维撕裂并黏膜外翻3种。

撕裂一般多发生在3、9点钟处,深度常不超过1cm,常无明显出血,无需特殊处理。产后可自然愈合而遗留横行的裂口痕迹,临床上常常以此作为辨认妇女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

但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的子宫颈撕裂较深,且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这些较重的撕裂常常发生在子宫颈的两侧3、9点钟方向处,以全程的纵行撕裂居多,可以是单侧、双侧或多处撕裂。撕裂的程度不等,轻者长度可为2~3cm,较重的撕裂可以延至阴道穹隆部,甚至子宫下段,可以引起子宫血管或其大的分支血管的破裂而造成产妇大出血。还有一类型的宫颈撕裂发生在宫颈前唇上,甚至整个子宫颈阴道部的环形撕脱,由于此种横行的撕裂罕有大血管的伤及,且有胎先露的长期压迫、血管栓塞,故出血量不多。

子宫颈的撕裂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多表现为持续性少量的活动性出血,血色鲜红。临床上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子宫收缩乏力而未作处理,致使患者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有时不表现为外出血而是隐性出血,可以形成阔韧带血肿或腹膜后血肿,同样因出血过多,患者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一)处理原则

1.宫颈撕裂深度不超过1cm,无明显出血,无需特殊处理。

2.宫颈撕裂较深的撕裂,伴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见性宫颈撕裂应立即修复。

3.宫颈撕裂深达穹隆、子宫下段、甚至子宫破裂者,应进行缝合。

4.腹膜后的撕裂,伤及子宫动静脉或分支,引起严重的出血或阔韧带血肿时,应剖腹探查。

5.宫颈的环形撕裂或撕脱,即使出血不多,也应进行缝合。

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生休克的患者应及时输血补液治疗。

(二)手术操作

阴道拉钩扩开阴道,用两把无齿卵圆钳钳夹并向下牵拉宫颈暴露撕裂的顶端,用1-0肠线或2-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撕裂的宫颈。注意第1针应超出顶端以上0.5~1cm,这是缝合子宫颈撕裂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地缝扎撕裂处已经回缩地断裂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最末1针应距宫颈外端0.5cm,不能缝至子宫颈的边缘,以免以后形成宫颈狭窄。延至子宫下段,阔韧带的撕裂以及应行剖腹探查术,按子宫破裂处理。

预防

1.分娩前及分娩时向孕妇作产前宣教,宫口未开全时嘱产妇不要过早使用腹压、屏气用力,医务人员不要人为地压子宫底加大腹压。

2.正确处理第二产程,避免发生滞产。

3.严格掌握阴道助产的指征,并强调按操作规程进行手术。宫口未开全时不应经阴道行助产操作如产钳、胎吸、臀牵引等。对于宫颈有病变的应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征。在进行产钳助产的手术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谨慎操作。术中为防止损伤,要注意手术技巧。放置产钳时应将引导手放在胎头与子宫颈之间,防止产钳夹住尚未开全的宫颈而造成宫颈的撕脱。牵引产钳时应按分娩机转缓慢牵引,牵引的力量要均匀,产钳不能左右摇晃。阴道手术助产后应常规检查子宫颈有无裂伤,发现裂伤立即缝合。

4.正确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强,避免发生急产或胎头过快通过子宫颈。

作者
常青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第1版,978-7-117-13355-5
上一篇:会阴裂伤 下一篇:急产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