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高原地区胎儿生长受限
高原地区胎儿生长受限
概述

(一)胎儿生长受限的定义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指胎儿体重低于其孕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其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在足月分娩的新生儿体重在2500g以下,即可诊断为FGR。据报道,此病与围生儿的死亡率升高有关。高原地区FGR发病率较平原地区为高,也是围生儿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宫内胎儿超声体重标准(表1)。

(二)胎儿宫内生长的调控因素

胎儿的生长受到胎儿和母体间各种物质交换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叠加的原因。单胎生长受限绝大多数是由于胎儿异常(包括染色体异常和解剖结构异常)和异常胎盘血管形成而导致的。

(三)高原对胎儿宫内生长的影响

高原地区F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这与高原缺氧所致母体及胎儿的一系列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包括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缺氧的代偿、子宫灌注不足和血管内皮损伤等,由于母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即习服)程度不同,对胎儿造成的危害也有差别。高原地区胎儿体重的变化受子宫动脉血流量、母体通气量和母体血糖浓度等方面的影响,高原地区胎儿的体重与海拔呈负相关。

表1 宫内胎儿超声体重标准

1.高血黏度

长期生活在持续性低氧状态下的女性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导致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升高,血液黏度较平原地区增加。妊娠后,虽然机体受妊娠血液稀释的影响,但血红蛋白含量仍较平原地区孕产妇高,加之高原地区寒冷的气候环境促进了血液黏度的增加,导致了高原地区孕产妇血黏度增加。这使子宫胎盘血流灌注量进一步减少,导致FGR。

2.低氧状态

由于处于长期低氧状态,孕产妇血中氧含量低,为胎儿和胎盘提供的血液中氧分压低,缺氧使胎盘小动脉痉挛、血管硬化及子宫胎盘灌注不足,导致母体和胎儿间的营养物质交换不充分,出现FGR。青海地区与平原地区相比其男性胎儿体重平均低188~458g,女性胎儿平均低157~358g。

3.低氧损伤

高原地区孕产妇受到长期低氧的影响,尤其在妊娠晚期需氧量增加或有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供氧不足时,孕产妇及胎盘的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血管紧张素增加导致微血管结构发生变化,血流量下降,再灌注损伤的出现,这些又导致了局部组织缺氧增加,而局部的缺血又引起血管的收缩,更加重了子宫胎盘的灌注不足。母体血液浓度的增高和胎盘循环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高表达可以作为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潜在因素。

4.胎盘结构

胎盘为适应在缺氧状态下能供给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包括胎盘变薄、胎盘毛细血管增生等变化。低氧还可抑制滋养细胞的侵袭,造成胎盘浅着床。上述变化在血液黏度增加和灌流减少的作用下导致FGR。

5.营养状况

高原地区居民饮食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谷物为辅,少量蔬菜水果,摄入食物相对于平原地区较单一,但高原地区居民的饮食营养结构与地域、机体需求及环境相适应。与平原地区相比,高原地区居民未发现营养不足,但较易出现维生素C摄取不足。虽然FGR的发生与孕产妇的营养也有重要的关系,但由于有胎儿血液携氧能力增强等自我保护机制,使营养因素并不能成为导致FGR发生的独立因素。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发现FGR时,医生的首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评估。区别是胎儿畸形、病毒感染,还是子宫胎盘功能不良导致的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并对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和早产的风险作出预测。对孕产妇的饮食、环境、母体并发症、孕期情况等进行评价。并对孕产妇进行饮食营养指导。

(1)高原地区发现此类患者首要治疗是吸氧,缓解缺氧状态。每次30分钟,每天2次。在高海拔地区孕产妇可去低海拔地区疗养。据报道,孕产妇通过吸氧可使胎儿体重增加。

(2)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增加胎盘循环而改善胎盘功能不良导致的FGR。在高原地区由于血液黏稠度高及氧分压低,阿司匹林治疗可减少FGR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对胎儿进行定期宫内监测,包括胎心监护、子宫胎盘血管和脐血流多普勒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危险情况,权衡胎死宫内的风险,若发生了胎儿宫内窘迫,判断胎肺已成熟即可尽快结束妊娠。

预防

高原居住时间较短,未完全适应高原低氧气候的妇女,在高原地区妊娠后由于需氧量增加,机体自身对高原的适应尚未完全,妊娠后更易出现缺氧导致的妊娠并发症,且在孕中、晚期需氧量增加明显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胎儿及母体的脱适应,而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FGR、早产等相关并发症。因此主张未完全适应高原环境的妇女妊娠后尽量不去海拔过高的地区,尽可能返回海拔较低地区或平原地区妊娠直至分娩。在平原居住并已妊娠的妇女,孕期迁至高海拔地区后存在习服困难,更易出现自身的并发症和胎儿发育不良结局,发生流产、早产、心脏病、低氧血症、胎儿宫内窘迫和FGR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不建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孕期前往高海拔地区。在高原长期居住的妇女,妊娠后需氧量增加,妊娠晚期缺氧发生率高,应酌情进行吸氧,以减少缺氧状态,睡眠时可改变体位以减少增大的子宫对血流的压迫,减少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孕晚期常规吸氧可以增加新生儿体重,减少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另外,孕产妇要避免大幅度增加耗氧量的运动,注意保暖,减少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防止发生可能导致通气不足的疾病,尽量少去不通风、氧气含量低的场所。孕产妇在生活中和进行体育锻炼时动作要舒缓,不要过度劳累,导致耗氧量大幅增加。

作者
张建青;芦莉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7190-8
上一篇:高原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下一篇:高原地区妊娠期心脏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