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含牙囊肿
含牙囊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dentigerous cyst

英文别名
follicular cyst
概述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是较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占所有牙源性囊肿的10%~15%,常见于10~40岁,男性多见,多为单发,偶有双侧发生,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前牙,易累及上颌窦。

含牙囊肿的发生与牙齿的发育缺陷有关,所含的牙齿绝大多数为未萌出的恒牙,偶为额外牙。含牙囊肿是在牙冠形成后,残余釉上皮和牙面间潴留液体形成。可来自一个牙胚(含一个牙)或多个牙胚(含多个牙),多形成一个大囊肿,也可形成多个小的卫星样囊肿。

病理学

完整的标本中可见囊肿包绕一个未萌出牙冠,囊壁与牙颈部附着。镜下见纤维囊壁常较薄,含成纤维细胞,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岛,上皮衬里为2~3层扁平形或立方状细胞,附着于釉牙骨质界。一些囊肿的衬里上皮含产粘液细胞,偶见纤毛细胞。这些细胞的存在是由于化生所致。极少数病例中囊肿衬里上皮或囊壁中牙源性上皮岛增生形成成釉细胞瘤,甚或衬里上皮癌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含牙囊肿CT表现为颌骨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团块,CT值略高于水样密度,边缘光滑,囊壁为颌骨的一部分呈高密度。囊腔为单房,文献报告可呈多房。无分叶,周围可见环状硬化带或部分硬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改变,无钙化。囊腔内可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多为1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为恒牙,也可是埋伏多生牙。所含牙多为一牙根尚未形成的牙冠,一般牙冠朝向囊腔,囊肿壁常围绕于受累牙的冠根交界处(图1、2、3)。呈膨胀性表现的含牙囊肿常深入上颌窦或鼻腔,致窦腔膨胀,以上颌骨囊肿较明显。强化检查,囊腔无强化。含牙囊肿可少见于鼻底、上颌窦、额窦;也可多发。总之,含牙囊肿有典型的影像表现,结合X线片可明确诊断。

螺旋CT横位图像包括全部信息,可以观察含牙囊肿的大小、所含牙齿位于唇颊或舌腭侧等;MPR图像可以得到冠状、矢状以及任意位置的图像,可以显示含牙囊肿所含牙齿的走向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对上颌窦、蝶骨翼板、鼻腔的影像;SSD能直观地显示含牙囊肿的立体范围及所含牙齿的形态、走行,通过对图像任意方向的旋转,从多种角度观察病变。

总之,CT横断及三维图像的联合应用可以清楚地观察含牙囊肿的牙齿形态,辨别多生牙或恒牙,测定囊肿内容物的密度,牙齿走行的方向及囊肿与邻牙、切牙管、颏孔的位置关系,囊肿累及的范围,对骨壁的吸收程度,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为手术入路提供可靠依据,对口腔外科获得更完美的治疗方案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图1 上颌含牙囊肿

A、B 为软组织窗;C、D 为骨窗,上颌牙槽骨见边缘光滑的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囊腔略高于水样密度,边缘见硬化缘①,囊腔内见有两个未萌出牙,分别位于囊腔内和牙冠朝向囊腔②,囊肿壁围绕于受累牙的冠根交界处(箭头)

图2 左侧上颌含牙囊肿

左侧上颌牙槽骨囊性低密度团块,边缘光滑且见硬化缘①,囊腔内含有2个埋伏多生牙,牙冠朝向囊腔,囊肿壁围绕于受累牙的冠根交界处(箭头)

图3 右侧上颌含牙囊肿

A、B右侧上颌牙槽骨见囊性低密度团块,略高于水样密度,边缘清楚光滑①,囊腔内未见牙齿影,囊肿下方见一窦道与外界相通,窦道内为气体密度影②,病理证实为含牙囊肿(箭头)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处理原则与方法

正在萌出中的恒牙含牙囊肿,若能及时发现,多采用开窗法,可以切除部分囊壁,使囊腔与口腔相通,随着囊液的排出,消除了囊肿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压力,囊肿会缩小,牙齿可自然萌出,有时可辅助使用一些负压装置帮助囊液排出。如果是多生牙的含牙囊肿,则采取手术,连同囊内牙一并摘除。

部分含牙囊肿治疗需要手术切除,一般采取刮治,大的含牙囊肿往往需要颌面外科医师进行手术,根据肿瘤情况,采用口内或口外切口,翻瓣去骨,形成骨窗,用骨膜剥离器循窗口边缘分离囊壁,彻底清除囊壁,连同囊内牙完整摘除,必要时还需局部植骨,伤口严密缝合,术后加压包扎。如有感染存在,应先用抗生素治疗,控制炎症后再进行手术。

作者
宋光泰;石四箴
来源
口腔颌面部疾病CT诊断学,第1版,978-7-117-10590-3
儿童口腔医学:本科口腔含实习教程,第4版,978-7-117-16030-8
口腔颌面部肿瘤学——现代理论与临床实践,第1版,978-7-117-06050-6
下一篇:颌面软组织创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