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牙外伤
牙外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traumatic dental injuries

概述

牙外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ies)是指牙齿受到机械撞击力后的急性损伤,包括牙体组织和牙周组织的急性损伤。前者累及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后者累及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黏膜,这些损伤可单独发生,亦可同时发生。对部分牙外伤患者,应注意是否同时伴有颅脑、颌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牙外伤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较多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刺激性游戏、运动项目的多样化,儿童牙外伤有增加的趋势。许多国家对不同年龄组人群牙外伤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牙外伤发生率介于5%~35%之间。在美国,6~50岁的美国人中25%发生过牙外伤,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冠折。在儿童中,乳牙和恒牙牙外伤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分别是2~3岁和9~10岁。其中,男孩略高于女孩。在一些欧美国家,牙外伤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罹患情况将有超过龋病和牙周病的趋势。

牙外伤多属急诊,也有部分初诊患者是陈旧性牙外伤,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失牙。由于患者的年龄、牙外伤的类型、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恰当等都大大影响患牙的预后,因此,争取患者合作,及时正确的诊治是保存患牙的关键。

类型

牙外伤可以根据病因、解剖、病理、临床或治疗预后等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20世纪50年代,儿童牙医Ellis首次提出牙外伤的通用分类。随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之成为目前国际通用的分类标准。该分类使医生和患者较容易理解不同类型的牙外伤,并易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90年代Andreasen又在解剖、病理、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综合考虑基础上对WHO标准进行了补充,该分类除了包括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还将牙龈和黏膜软组织的损伤也包括进来。而我国临床在口腔内科诊治的牙外伤实际则主要考虑了牙体组织及牙周膜的损伤,根据牙外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下面将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列举于后,以供临床参考。

一、牙外伤WHO标准

(一)釉质折裂(enamel fracture)

釉质折裂只累及釉质,包括釉质裂纹和釉质碎裂,前者无釉质的丢失,后者有釉质的缺损。

(二)未累及牙髓的冠折(crown fracture without pulpal involvement)

无并发症的牙冠折断,累及釉质和牙本质,牙髓未受累。

(三)累及牙髓的冠折(crown fracture with pulpal involvement)

牙冠折断,累及釉质和牙本质,牙髓有暴露。

(四)根折(root fracture)

只有牙根折裂,累及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

(五)冠根折(crown-root fracture)

累及冠部釉质、牙本质和根部牙骨质、牙本质,牙髓可累及,也可不累及。

(六)牙脱位(tooth luxation)

1.牙震荡(concussion)累及牙周膜,牙齿无移位,无不正常的松动,但对叩诊较敏感。

2.半脱位(subluxation)累及牙周膜,牙齿松动度增加,但无移位。

3.侧向脱位(lateral luxation)牙齿向侧方移位,但很牢固无松动。

4.外伸性脱位(extrusive luxation)牙从牙槽窝里向冠方部分撕脱出,很松动。

5.嵌入性脱位(intrusive luxation)受到一个根向的暴力使牙齿轴向牢牢地嵌入牙槽骨中。

(七)牙撕脱(avulsion)

牙齿完全从牙槽窝里脱出,无或有少量牙龈软组织相连。

(八)牙槽突折裂(alveolar bone fracture)

在牙外伤时,可发生牙槽窝或牙槽突的骨折。此时常伴有面部软组织和牙龈的肿胀及撕裂伤,骨折片有动度,摇动一个牙时,可见相邻多个牙随之活动。

二、Andreasen标准

(一)牙体组织和牙髓外伤

釉质裂纹(enamel infraction)无牙体实质性缺损,只是釉质表面有细小裂纹。

釉质折裂 仅局限于釉质碎裂的冠折。

未累及牙髓的冠折 牙冠折断累及釉质和牙本质,但牙髓未受累。

累及牙髓的冠折 牙冠折断累及釉质和牙本质,牙髓已受累。

单纯的冠根折(uncomplicated crown-root fracture)折断累及釉质、牙本质和根部牙骨质,牙髓未暴露。

复杂的冠根折(complicated crown-root fracture)折断累及釉质、牙本质和根部牙骨质,牙髓已暴露。

根折 牙根部的牙本质和牙骨质折断,牙髓受累。

(二)牙周膜组织损伤

1.牙震荡 损伤只累及牙周膜,叩诊较敏感,但牙无移位,无松动。

2.半脱位 损伤累及牙周膜,牙齿松动度增加,但无移位。

3.外伸性脱位 牙向冠方部分撕脱出,非常松动。

4.侧向脱位 牙齿向侧方移位,一般无松动。

5.嵌入性脱位 牙齿向根方牢牢地嵌入牙槽骨中,通常牙冠变短。

6.牙撕脱 牙齿从牙槽窝里完全脱出,或仅有少量牙龈软组织相连。

(三)牙龈及口腔黏膜损伤

1.牙龈黏膜的撕裂伤 牙龈黏膜组织撕裂脱落,常常伴有较多的出血。

2.牙龈黏膜的挫伤 牙龈黏膜组织的闭合性损伤,表现为软组织深部的损伤、血肿或淤血等。

3.牙龈黏膜的擦伤 由于机械摩擦而造成牙龈黏膜组织的表皮剥脱、卷曲等损伤。

三、我国常用临床分类

(一)牙折

1.冠折 牙冠部折裂,前牙可分为横折和斜折,后牙可分为斜折和纵折。

2.根折 牙根部的折裂,常表现为横折或斜折,外伤性牙根纵折较少见。

3.冠根联合折 同时累及牙冠和牙根部的折裂,牙髓可受累,也可不受累。

(二)牙震荡

牙震荡是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有牙体组织的缺损,牙无移位,无不正常的松动,但对叩诊较敏感。

(三)牙脱位

1.部分脱位 在外力作用下牙从牙槽窝里轻度脱出,常有疼痛、伸长、移位、松动等表现。

2.嵌入性脱位 外力造成牙齿向根方牙槽骨方向移位,牙齿牢牢地嵌入牙槽骨中,同时造成牙槽骨的损伤。

3.完全脱位 牙齿从牙槽窝里完全脱出。

各类型牙外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在牙外伤的就诊和随后的复诊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首先,X线片可以确定当时患牙牙根发育的状况;对于脱位或根折的患牙,X线片都可较清楚地反映损伤的情况;同时也可反映牙槽骨有无骨折等情况;对随访中因牙外伤而继发的根尖周炎症、根管内吸收、钙化、牙根外吸收等病变,X线检查是关键的诊断手段。

检查和诊断方法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牙震荡:降低咬合,使患牙休息1~2周。固定松动患牙。1、3、6、12个月定期复查。观察1年后,根据牙髓活力测试情况,决定是否行根管治疗术。年轻恒牙观察期适当延长。

2.牙脱位:治疗原则是保存患牙。①部分脱位牙应在局麻下复位,再固定4周。3、6和12个月进行复查,若发现牙髓坏死,行根管治疗。②嵌入性的牙脱位,复位后2周应作根管治疗术,年轻恒牙嵌入性脱位牙,不可强行拉出复位,任其自然萌出是最可取的处理方法。③完全脱位牙,在30分钟内立即再植、复位固定,术后3~4周再作根管治疗术,脱位超过2小时在体外完成根管治疗术,并经根面和牙槽窝刮治后,将患牙植入固定,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及时复位固定,牙髓常能继续生存。

3.牙折的治疗

(1)冠折的治疗:①冠折牙本质未暴露,可将锐缘磨光;牙本质已暴露,并有轻度敏感者,可行脱敏治疗;敏感较重,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后,再用复合树脂修复。②牙髓已暴露、牙根发育已完成,行根管治疗。③对年轻恒牙行活髓切断术,待牙根发育完成后,行根管治疗术,牙冠的缺损,可用复合树脂或烤瓷冠修复。牙的永久性修复都应在受伤后6~8周进行。

(2)根折的治疗:①根尖1/3 根折,用夹板固定,无需牙髓治疗,预防性牙髓治疗可影响其修复;随访发现有牙髓坏死,则应行根管治疗术。②根中1/3 根折,用夹板固定,冠端有错位则复位固定。每月随访复查,牙髓有炎症或坏死症状,则行根管治疗术,根管充填后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将钛合金或钴铬合金桩粘固于根管中,将断端固定在一起。当根端用手术方法去除后,常插入钛合金根管骨内种植以恢复牙原来的长度,冠部用夹板固定。③根冠1/3 根折,根折线在龈下1~4mm,断根不短于同名牙的冠长,牙周情况良好,行龈切除术、正畸牵引术、断根牵引术,再行桩冠修复。④牙根纵裂的治疗,牙根纵裂的单根牙,一般拔除。对于牙周破坏局限于纵裂处,松动不明显的磨牙,可在根管治疗后行牙半切除或截根术。

预防

1.增强防护意识

预防牙外伤,首先要提高公众特别是学校师生、家长对牙外伤的认知水平,增强防护意识。

2.加强环境防护

在易发生牙外伤的地点,如学校、道路、运动、游戏等场所,应注意环境防护,建立安全的体育、交通、生活、娱乐等设施,减少创伤发生。

3.提倡戴护牙托

提倡参加剧烈运动时配戴护牙托。护牙托能够:①保护牙齿和口内其他组织,如牙龈、颊、唇;②可防止颌骨骨折,特别是保护颞下颌关节;③预防外力对颅脑的冲击伤害,降低脑震荡发生的可能。

4.矫治错 畸形

唇部对前牙有一定保护作用,唇关闭不全和深覆盖等与牙外伤密切相关,对患有此类错 畸形的儿童应及早进行相关矫治,预防牙外伤的发生。

作者
秦满;葛立宏
来源
实用牙体牙髓病治疗学,第2版,978-7-117-16678-2,2013.04
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口腔科学,第1版,978-7-117-10611-5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第1版,978-7-117-23216-6,2016.09
下一篇:牙外伤伴发的支持组织损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