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hereditaria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hereditari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以在一个家族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男女都可患病。
通过对家系的分析,发现了位于4 号染色体长臂的DSPP 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突变都可导致该病的发生。该基因的突变还可引发进行性高频耳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可有一个新的表型:进行性高频耳聋,在牙中特异表达的基因DSPP 在内耳中也有表达,表明DSPP 基因产物在牙本质发育及内耳正常功能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GI)分为综合征型和非综合征型,前者对应于Shields分类的Ⅰ型,后者对应于Shields分类的Ⅱ型和Ⅲ型。Ⅰ型牙本质发育不全是指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伴发的牙本质发育异常。在未特指的情况下,一般意义上的牙本质发育不全即指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OMIM #125490),俗称乳光牙,其发病率约1/8 000~1/6 000,乳牙、恒牙皆可受累,病变严重程度和牙不同发育阶段有关,其遗传模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Ⅲ型牙本质发育不全仅见于美国马里兰州少数地区,除了早期关于该病的报道之外,目前已经鲜有报道。
釉质结构基本正常,釉牙本质界失去小弧形的排列而呈直线相交,有的虽呈小弧形曲线,但界面凹凸较正常牙为浅。牙本质形成较紊乱,牙本质小管排列不规则,管径较大,数目较少,有的区域甚至完全没有小管,并可见未钙化的基质区域。由于不断较快地形成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蜕变消失,有的细胞被包埋于基质内,髓腔也由于被不断形成的牙本质充满而消失。
1.原则是防止牙齿过度磨耗,维持牙齿功能,改善美观。
2.乳牙Ⅰ型和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没有症状时可暂不治疗。
3.牙冠外形明显异常时,后牙可以全冠修复,前牙可采用树脂贴面修复。
4.出现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时,需做相应的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