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变化常会影响成釉细胞的功能而造成釉质的缺陷。环境因素又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1.全身因素
容易造成釉质发育不全的全身因素有: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和钙磷缺乏,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缺陷,肾病综合征,严重过敏,铅中毒,过量X线照射,化疗,风疹等。
由于釉质发育不全是既往牙齿发育状态的记录,根据各牙发育期先后不一和釉质发育不全的部位,可以推断影响其的全身性因素发生的时间。如的切缘和牙尖处出现釉质缺损,表示发育障碍发生在1岁以内;如果上侧切牙切缘也受累,表示发育障碍发生在或延续到2岁,因为它们的发生是在出生的第2年才开始;如前牙无影响,只在前磨牙和第二恒磨牙出现釉质发育不全,则表示发育障碍发生在3岁以后。有人调查了60名釉质发育不全的儿童,以及他们完整的婴幼儿时期的儿科病历,发现有40名儿童在出生的第1年患有感染性疾病,另有19名是在1~3岁患病。只有1名是3岁以后患了麻疹发热。釉质发育不全与牙齿发育过程中当时机体的一些因素有关。
2.局部感染和创伤
最常见的为特纳牙(Turner tooth)。在继承恒牙的牙冠形成期间,乳牙的慢性根尖周感染,或是乳牙外伤影响到恒牙胚时,可能导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乳牙根尖周感染的程度以及感染发生时恒牙的形成阶段。由于乳牙的慢性根尖周感染导致的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常称为Turner牙。
釉质发育不全的牙齿是儿童在某一时间发育受到障碍的记录,并不表明现在的健康状况,所以就诊时的患儿再补充钙和维生素已无治疗意义。应注重对釉质发育不全的预防。加强母婴的营养保健,对可能导致釉质发育不全的全身疾病和乳牙的龋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对釉质发育不全的牙齿应注意早期防龋,可涂氟化钠等防龋制剂。仅为釉质矿化不良或只有很表浅的小陷窝,可不作处理。
大面积釉质发育不全有时 发生在第一恒磨牙的
𬌗1/3,治疗应在牙齿未完全萌出前开始。这些牙齿在刚萌出时常有牙髓敏感 症状,可局部涂氟降低牙髓敏感性,及早行充填治疗,必要时可进行预成冠修复。对于釉质着色而无实质缺损的牙齿,可采用釉质微磨除法结合使用牙齿漂白剂,去除牙齿着色,还可以采用冷光美白技术与YAG激光治疗。
对于着色深、牙体组织缺损多的釉质发育不全,可使用树脂、瓷贴面甚至烤瓷冠或金属全冠,在取得美学效果的同时稳定
𬌗关系。对于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的患者,患牙易发生快速磨耗和釉质崩脱,建议早期使用全冠修复磨牙,稳定 𬌗关系,同时避免患牙的进一步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