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唾液腺损伤和涎瘘
唾液腺损伤和涎瘘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alivary fistula

中文别名 :涎瘘

作者
俞光岩;廖贵清
概述

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表浅而易受到创伤。下颌下腺、舌下腺由于有下颌骨的保护,受到创伤的机会较少。腮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面部裂伤。

涎瘘(salivary fistula)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外伤是主要的原因。手术损伤腮腺或其导管,也可导致涎瘘的发生。化脓性感染或其他疾病也可能破坏腺体或导管而产生涎瘘,但少见。唾液由创口外流,影响其愈合,上皮细胞沿瘘道生长,覆盖整个创面形成永久性瘘管。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腺体瘘唾液分泌量少者,新鲜创口直接加压包扎。陈旧者用电凝固器烧灼瘘管及瘘口,破坏上皮,加压包扎,同时用副交感神经抑制剂阿托品,限制唾液分泌,避免进食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大多可以愈合。如果失败,则需行瘘管封闭术(图1)。

图1 腮腺腺体瘘瘘管封闭术

(1)瘘管切除、结扎 (2)荷包缝合,潜行分离及缝合皮肤

新鲜的腮腺导管断裂伤,有条件时可作导管端-端吻合术(图2)。如断裂处接近口腔,则可行导管改道术,即游离导管后将其开口移置于口腔内,变外瘘为内瘘(图3)。陈旧性导管损伤已形成导管瘘者,由于纤维性瘢痕粘连,很难作导管吻合。如瘘口接近口腔,可行导管改道术。如瘘口靠近腺门且为不完全瘘者,可作瘘管封闭术。腮腺导管完全瘘且缺损较多,残留导管较短,既不能作导管吻合,又不能作导管改道者,可利用口腔黏膜行导管再造术。如同时伴有局部广泛而深的瘢痕组织,可在控制炎症后作腮腺导管结扎,令腺体自行萎缩。若腺体有慢性炎症,其他手术方法失败,则可考虑作腮腺切除术。

图2 腮腺导管瘘端-端吻合术

(1)游离导管近腺段 (2)游离导管近口腔段 (3)端-端吻合

图3 腮腺导管改道术将导管引入口腔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978-7-117-15759-9
上一篇:艾滋病病毒相关的唾液腺疾病 下一篇:舍格伦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