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salivary glands
唾液腺结核(tuberculosis of salivary glands)主要好发于腮腺,多见于腮腺淋巴结核,也有原发于腺实质,由于结核临床及造影表现既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加上近年来结核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对唾液腺结核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有报告75%患者无家庭、个人结核病史,故可能原发于唾液腺。有的作者强调结核杆菌由扁桃体经淋巴管道至腮腺,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解释腮腺结核较多见的临床现象。其传播途径可以是血源、淋巴源及管源(沿导管传播),大部分病例可能是后两者传播,血源性传播应有更广泛的粟粒样病变。
常为淋巴结的结核,以后侵至腺体。在初期腺泡间有孤立的结核结节,以上皮样细胞为主,朗汉斯巨细胞较少,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期小叶中大多腺泡消失,而为结核病变所取代,残存腺管。后期小叶外形消失,腺泡消失,偶存导管。结核病变内可形成干酪样坏死,有的液化形成脓肿。
X线表现:当病灶限于淋巴结之内时,使淋巴结增生肿大,在唾液腺造影片上可见压迫导管移位、弯曲,腺体内有占位性改变,边缘规整,同唾液腺良性肿瘤所见(图1)。如病变继续进展,组织分解,形成空洞,淋巴结包膜破溃,即波及唾液腺实质,在唾液腺造影片上可见造影剂外溢呈团块状,如同恶性肿瘤所见(图2)。管源性者感染亦可能直接波及唾液腺呈此造影图像。

图1 腮腺结核(腮腺造影侧位)
注:分支导管移位,腺泡充盈缺损(↑)似良性肿瘤所见。

图2 腮腺结核(腮腺造影侧位)
注:造影剂外溢入结核性脓腔内,似恶性肿瘤所见。
1.如诊断明确,全身可行抗结核治疗。
2.腮腺淋巴结结核与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无法鉴别时,可行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3.腮腺实质结核可于腮腺导管内用抗结核药物冲洗。如形成结核性脓肿,可抽除脓液,脓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
4.如抗结核治疗无效时,可行腺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