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arcinoma of the buccal mucosa
概述
颊黏膜癌约占口腔癌的28.02%,仅次于舌癌,居第二位。颊癌好发于磨牙后区的颊黏膜以及咬合线上的颊黏膜上,它的发生一般与理化因素刺激有关,多见的有烟酒嗜好、残冠、残根、过度磨耗牙齿的锐缘及牙尖以及不良修复体等慢性刺激因素。颊癌的发生与癌前病变关系密切。例如颊黏膜白斑、糜烂型扁平苔藓、慢性溃疡、硬结等,均为恶性变的先兆,必要时可作活检确诊。在性别方面,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在病理组织学方面,颊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少数为腺癌和恶性多形性腺瘤。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小而且发现早的颊黏膜癌可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及激光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中、晚期颊黏膜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种:
1.颊癌局部切除术:对早期发展快、分化不良、恶性程度较高的颊黏膜癌,应在肿瘤边缘2cm正常组织切除,可切至皮下甚至洞穿性切除。
2.颊癌切除加同侧颌下淋巴清扫术:适于颊黏膜癌伴有颌下而无颈淋巴结转移时,则作颊癌切除及颌下淋巴清扫术。
3.颊、颌、颈联合根治术:适于晚期颊癌,病灶已侵犯颌骨、并有颈淋巴结转移时,应作颊、颌、颈联合根治术。
作者
张陈平;邱蔚六
来源
临床常见并发症防治,第1版,978-7-117-22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