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损伤可以分为牙挫伤、牙脱位及牙折三类。
1.牙挫伤
牙损伤中较轻的一类。主要是牙周膜和牙髓受损伤,牙松动,叩痛。
轻度损伤,可不作特殊处理,调磨对牙,患牙休息;如牙松动明显,对患牙进行结扎固定或粘接固定,调磨对牙;如出现牙髓坏死,需做根管治疗。
2.牙脱位
分为部分脱位和完全脱位两类。部分脱位又有牙移位、半脱位及嵌入深部。临床上见牙在牙槽中的位置有明显改变或脱出。
部分脱位牙应尽早正确复位,结扎固定;完全脱位牙,如牙离体时间不长,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时,可行牙再植。用牙弓夹板固定,调磨降低患牙面。对处于替牙期的儿童来说,因结扎固定较为困难,多采用粘接固定法。
3.牙折
牙冠或牙根折断。
冠部折断可作牙体修复,近根尖处牙折,可将牙体结扎固定,任其自行愈合。冠根联合折断,则一般不能保留,多需拔除。
一、专科检查
1.患牙松动,但在牙槽窝内位置未改变。冷热刺激及咬合压力均敏感,有叩痛。
2.牙在牙槽窝内位置发生改变。牙齿松动、伸长、移位、嵌入深部,也有完全脱离牙槽窝,完全离体。
3.可伴有牙龈撕裂及出血。
4.牙折时冠部折断见折裂线,根部折断时牙松动明显。
二、门诊资料分析
影像学检查:摄根尖X线片。观察牙周膜间隙改变情况及牙冠根完整性。
1.牙挫伤
保持患牙休息,调磨对牙。
2.牙脱位
尽早准确复位、固定,尽量保存患牙。
3.牙折
根据折断部位,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牙冠龈缘以上牙体折断,可做根管治疗后桩冠修复;根尖1/3处折断,可结扎固定,任其愈合。原则上尽量保留伤牙,恢复外形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