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juries of teeth and alveolar process
概述
牙和牙槽突损伤在平、战时都较常见。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伴发于颌面部及其他部位的损伤,一般前牙及上颌牙槽突损伤几率较多,多见于跌打损伤和意外损伤。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牙脱位 以尽力保存患牙为原则。部分脱位,应使牙恢复到正常位置,并结扎固定;完全脱位时,脱出牙最好能在外伤发生当场进行再植,减少牙齿在牙槽窝外的时间。如牙齿被污染,则应立即用冷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在不能立即植入的情况下,牙齿应放入牛奶或者患者口腔中保存。牙再植患牙应固定4周左右,降低咬合,一般于3、4周后行根管治疗术。
2.乳牙受到损伤时,不仅要考虑到受伤的乳牙,更要关注其下正在发育的恒牙,因此一切治疗计划都要保护恒牙胚,且应将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
(1)乳牙侧向移位、挫入:①若未伤及恒牙胚,则可定期复查,待其自然复位;②若距离恒牙胚很近或直接嵌入其中则应立即拔除。
(2)完全脱出乳牙一般不进行再植。
(3)恒牙即将萌出,或恒牙胚疑似受感染,则需立即拔除患病乳牙,以利于恒牙的健康生长及发育。
3.准确复位、妥善固定是牙槽突骨折的治疗原则。固定常采用牙弓夹板、金属丝结扎和正畸托槽方丝弓等方法。为固定可靠,应注意牙弓夹板和正畸托槽的放置均应跨过骨折线至少3个牙位。
4.牙损伤急诊处理后尚需牙体牙髓病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
作者
刘彦普;卢利
来源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1版,978-7-117-19313-9
口腔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4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