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口腔颌面部结核包括软组织结核和颌面骨结核(tuberculosis of facial and jaw bones)。软组织结核除淋巴结核外,还包括口腔黏膜及牙龈创口的结核感染等。
颌面骨结核多由血源播散所致,也可以是开放性肺结核导致口腔黏膜及牙龈结核直接累及颌骨。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骨发育旺盛时期骨内血供丰富,感染机会较多。好发部位在上颌骨颧骨结合部和下颌支。骨结核早期一般为无症状的渐进性发展,偶有自发痛和全身低热,表现为病变部位的软组织弥漫性肿胀,但表面皮肤或黏膜常无化脓性感染的充血发红表现,骨质缓慢被破坏,感染穿透密质骨侵及软组织时,可在黏膜下或皮下形成冷脓肿,继而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有稀薄脓性分泌物溢出,间或随脓液有死骨小碎块排出,脓液涂片可查见抗酸杆菌。继发化脓性感染时,可伴发化脓性骨髓炎的相关症状。X线片表现为边缘清晰而不整齐的局限性骨破坏,但死骨及骨膜增生均少见。此外,全身其他部位可有结核病灶及相应体征表现。颌面骨结核无论全身其他部位是否合并有结核病灶,均应进行全身支持、营养疗法和系统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颌骨病变处于静止期而局部已有死骨形成者,应行死骨及病灶清除术。由于患者多为青少年,应尽可能地避免造成术后骨缺损,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
作者
田卫东;吴煜农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3版)(“十二五”全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规划教材),第3版,978-7-117-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