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面部疖痈
面部疖痈
作者
田卫东;吴煜农
概述

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皮脂腺和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该区皮肤暴露在外,故接触外界尘土、污物、细菌机会较多,容易招致损伤而发生毛囊及皮脂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单个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疖(furuncle);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痈(carbuncle)。

病因学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正常时,人体的毛囊及其附件内都有这些细菌的存在,当局部皮肤受到损伤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跃,引起炎症。常见的全身因素如全身衰竭、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或肾病等;局部因素主要为皮肤不洁、剃须、搔抓等都可导致疖痈的发生。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面部疖痈的治疗采取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在炎症早期,无显著全身症状时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同时选择必要的药物。

1.局部治疗

宜保守。疖的局部治疗原则为杀菌消炎;痈的局部治疗原则是促使病变局限,防止扩散。疖初起时,可用2%碘酊局部外涂,对疖肿严禁热敷、挤压、搔抓和挑刺,忌用化学药物烧灼,以防止感染扩散。对大的疖肿或痈,可采用外敷中药,或用10%高渗盐水、50%硫酸镁、抗菌药物溶液行局部湿敷等,以促进痈早期局限、软化和穿破,对已破溃者则有良好的提脓效果。脓栓可用消毒镊轻轻取出,并继续湿敷,对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已明显形成皮下脓肿而又久不溃破时,才可审慎地做保守性切开,但切忌分离脓腔。湿敷一般持续到脓液消失、创面趋于平复为止。

2.全身治疗

面部疖合并蜂窝织炎或面痈应常规全身给予足量的抗菌药物。有条件者最好从脓头处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供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一般应在体温下降、临床表现好转、局部病灶控制1~2周后方可停药。同时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患者抵抗力。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发生颅内或全身性感染。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9258-0
上一篇:面颈部淋巴结炎 下一篇: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