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放射性颌骨坏死
放射性颌骨坏死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radionecrosis of jaws

中文别名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英文别名
radioac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概述

放射性颌骨坏死(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是因大剂量应用放射治疗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继发感染则形成放射性颌骨骨髓炎(radioactive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病因学

一般认为放射、创伤、细菌感染是放射性骨坏死及骨髓炎的三大致病因素。放射导致骨活力的逐渐丧失,处于坏死状态,在此基础上,任何局部的创伤(拔牙、手术、黏膜创伤等)和细菌感染(根尖周炎、牙周炎等)都能诱发骨髓炎。

放射线能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起到抑制作用,但也能对正常组织产生损害作用。有关放射性骨坏死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为血管栓塞学说:当照射剂量超过50Gy,血管内膜肿胀、增厚、管腔狭窄,在照射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血管栓塞,骨质得不到营养发生坏死,骨膜亦无新骨再生。此时如发生损伤,如拔牙或牙源性感染,细菌侵入而发生放射性骨髓炎;第二种为“三低”学说,该学说认为被照射后的颌骨组织常出现“三低”特征,即低血管结构,低细胞结构和低氧状态。“三低”共同导致骨组织的代谢和自身调节异常而致骨坏死。

口腔软组织对射线平均耐受量为6~8周内给予60~80Gy,但在50Gy左右即有可能引起颌骨坏死。颌骨尤其是下颌骨主要为骨密质,含钙量高,吸收射线能量大,因而更易发生。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较为困难,一般倾向保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有:

1.全身治疗

选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痛剂。全身支持治疗十分重要,如输血、高压氧等治疗。高压氧可提高局部组织的氧含量,促进病变区血液循环,加快坏死骨块的分离,有利于创伤愈合。

2.局部治疗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应使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液或抗菌药物冲洗伤口、外敷药物等。对已露出的死骨,可用骨钳分次逐步咬除,以减轻对局部软组织的刺激。如死骨形成并已分离,应及时施行死骨摘除术。临床上由于死骨与健康骨质界限不清,而使病程迁延不愈,因此,较为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是早期进行扩大切骨术。一旦诊断确定,不必待死骨完全分离,即应在健康骨质范围内切除死骨,以预防病变扩大蔓延;遗留的组织缺损,可待二期整复,也可采用带蒂或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行立即整复。

口腔黏膜与皮肤被放射线累及部分,在切除颌骨同时也可一并切除,以免术后创口不愈合。术后还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放射性骨坏死预防的关键在于,根据肿瘤对射线敏感度及放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确定选择指征;在放射源、照射方式、分次照射方案以及剂量选择等方面全面安排治疗计划,其中剂量的正确掌握又是最主要的因素。放射治疗前即应估计到有可能发生放射性骨坏死的可能性,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放疗前准备:放疗前应常规行牙周洁治,注意口腔卫生。对口腔内可引起感染的病灶牙要进行处理:对仍能保留的龋患、牙周炎等病牙应先予治疗;而无法治愈的病牙应予以拔除。放射前应取出口腔内已有的金属义齿;活动义齿需在放射疗程终止,经过一段时期后再行佩戴,以免造成黏膜损伤。

2.放疗过程中,口腔内发现溃疡时,可局部涂抗生素软膏并加强口腔护理,治疗早期发生的感染。局部应用氟化物有预防放射后继发性龋的效果。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保护。

3.放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术前、术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以避免可能发生的继发感染。由于颌骨已经坏死,即使采取上述措施,有时也很难完全避免感染,或使潜伏的感染暴发出来。因此,放疗前对病牙的处理远胜于术后发生牙病再行处理,对这些应有充足的认识。

4.随着数字科学、影像医学以及放射源、放疗器材等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出现了肿瘤“精确”放疗的概念。由于采用了精确的固位、定位、立体定向和三维计算的方法可以使肿瘤得到更准确的照射,并避开或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此中立体定向放疗、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等方式均属精确放疗范畴。与常规放疗比较,其放射性颌骨坏死发生的几率将大大降低,应是今后预防该病发生的最好预防措施。

作者
田卫东;吴煜农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第4版,978-7-117-29258-0,2021.12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本科口腔含实习教程附光盘),第7版,978-7-117-15759-9,2020.04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第1版,978-7-117-23216-6,2016.09
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第1版,978-7-117-22818-3,2016.09
上一篇: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下一篇:双膦酸盐性颌骨坏死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