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釉质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异位沉积呈指状突起伸向根分叉处,有的突起还能进入根分叉区内,被称为“颈部釉突”(图1),是根分叉病变的发病因素。有学者采用探诊、拍根尖X线片、翻瓣等方法观察了78名有根分叉病变的患者,发现有釉突的牙容易发生根分叉区的牙周病变,患病率可达82. 5%,因为该处结合上皮的附着易被破坏,而无颈部釉突的磨牙根分叉病变只有17. 5%。
颈部釉突对根分叉的影响取决于突起的范围。1964年,Masters和Hoskins采用的分类法沿用至今(图2)。
图1 釉质突起深入到根分叉内
图2 颈部釉突分型:Ⅰ、Ⅱ、Ⅲ类
1.Ⅰ类
沿釉牙骨质界向根分叉延伸的短而明显的改变。
2.Ⅱ类
颈部釉突接近分叉区,但无接触。
3.Ⅲ类
颈部釉突延伸入分叉区。
Roussa发现,Ⅰ类和Ⅲ类突起较常见,下颌第二磨牙的颈部突起较上颌或下颌第一磨牙更常见。
釉珠(enamel pearls)的发生率低于釉突,但是也与根分叉病变的病因有关。釉珠的发生率大约在1.1%~9.7%。约1/3的釉珠发生在上第三磨牙,下第三磨牙和上第二磨牙次之。
治疗
一般说来釉珠和釉质突起会影响牙龈和牙体之间的良好附着关系,引起牙周疾病,而且诊治时还妨碍龈下刮治。釉珠下方的小孔可以成为牙髓‐牙周联合病的感染途径。临床可以磨除釉珠,必要时断面局部备洞填充。
作者
孟焕新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
牙周病学,第4版,978-7-117-16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