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
概述

1.子宫穿孔、宫内节育器异位

子宫穿孔可分为急性穿孔和慢性穿孔,急性穿孔是指在放置IUD时操作不当或技术不熟练,直接穿出子宫进入盆腔。慢性穿孔是IUD压迫宫壁逐渐移入子宫肌层所致。有时急性穿孔未及时发现,子宫损伤慢慢愈合,直至取器时发现IUD已经移位,为宫内节育器异位。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报道屡见不鲜,应引起足够重视。术时子宫穿孔的发生常因为:①子宫位置或大小检查错误,操作时探针或放置器插入宫腔与实际子宫位置不符以致子宫穿孔,常见发生子宫峡部穿孔,子宫大小判断错误,易发生子宫角部穿孔。②操作时使用暴力或用力不均匀可导致器械穿孔,两宫角部尤其易受损。哺乳期子宫壁薄、质软,阻力小,术中易发生穿孔,需要警惕。③有些宫内节育器本身质地较硬且有棱角,如放置位置不正可戳入宫壁,以后随宫缩增压而穿破。如放置T形宫内节育器过大或歪斜放置时,其横臂可穿损宫壁。宫内节育器所致的宫壁损伤可以完全穿透(complete uterine perforation)和部分穿孔(incomplete uterine perforation)。完全穿孔可以进入阔韧带叶间,或游离于腹腔内,也有发现异位在膀胱或肠管。部分穿孔IUD部分嵌顿于子宫肌壁内。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与穿孔大小、部位、是否伴有血管、内脏损伤有关主要症状为疼痛和出血,穿孔小,位置在子宫后壁,临床表现轻,甚至可能无明显症状,需仔细检查,及时识别,及时处理。穿孔大诊断明确,需进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下取环。另外也有宫内节育器穿孔时并不引起明显的疼痛和出血症状,以后产生慢性下腹隐痛或其他脏器的压迫症状,而后发现IUD异位。甚至一直不出现症状直至因避孕失败而行妊娠检查或取器时才发现。因此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可及时通过B型超声、X线透视或摄片、宫腔镜或腹腔镜等及时发现。确诊节育器异位后,应经腹或腹腔镜或经阴道将节育器取出。

2.出血

IUD放置时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ml,或放置术后出血7~14天,出血量超过100ml均可诊断为放置IUD后出血,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多数是由于术中损伤如子宫穿孔、宫颈管损伤、子宫内膜损伤,或局部内膜受压损伤引起出血。感染也可以引起出血。哺乳期妇女多见,也见于人工流产同时放置IUD者。

 3.感染

无菌操作不严格,生殖道本身存在感染灶或放置后未注意清洁卫生等均可引起盆腔炎症WHO研究IUD放置后的感染一般在20天内发生,这段时间发病7倍于以后的时间,国际上以此为时间限制一般患者在术后2~3天感下腹疼痛,渐渐加重,伴体温上升,阴道内出现血性排液。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触痛或压痛,盆腔扪及肿块。病原体除一般细菌外,厌氧菌、衣原体尤其是放线菌感染占重要地位。当明确有感染存在,应取出宫内节育器,并根据细菌培养,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嘱患者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4.节育器嵌顿或断裂

一般无症状,有的直至取器时才被发现。是由于节育器放置时损伤宫壁或放置时间过长,部分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壁或发生断裂。哺乳期放置的IUD,由于子宫壁薄易受损,会增加嵌顿的发生率;放置时间过长,IUD变质,增加嵌顿、断裂的机会;绝经后未及时取器,子宫逐渐萎缩、肌层变薄、可能造成IUD嵌顿。一旦发现IUD嵌顿或断裂应及时取出。若取出困难,可在B型超声引导下、X线直视下或宫腔镜下取出。

5.节育器脱落

IUD脱落往往是IUD和宫腔大小、形态不符或操作不规范,未将IUD放入子宫底部等原因所致。常见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第一年,尤其是最初的3个月内。吉妮环(Gynefix)无支架固定悬挂式IUD,脱落率较低。

6.带器妊娠

可能放置IUD时已经受孕,未被发现。也可以因宫内节育器放置下移或正常位置的带器妊娠。一旦发现带器妊娠,应即行人工流产同时行取器术。

作者
庄留琪;康建中
来源
实用妇产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第2版,978-7-117-16848-9
上一篇:宫内节育器的不良反应 下一篇:牙周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