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腔内出血
穿刺取卵引发的盆腔出血发生率约为0. 07%。
1.发生原因
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卵巢穿刺针眼出血;卵泡腔内出血;误穿盆腔大血管;穿刺针划伤卵巢表面或盆腔脏器表面。
2.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无力、恶心呕吐;下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超声可见盆腔积液,或可见不规则混合型回声。
3.治疗
少量出血可给予止血药、补充血容量、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大量不可控制的内出血则应立即开腹手术止血。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应寻求专科协助治疗。
二.盆腔感染
穿刺取卵后盆腔感染发生率为0. 4%~1. 3%。
1.发生原因
穿刺时将阴道的病原菌带入盆腔和卵巢;曾患盆腔炎性疾病未治愈;损伤肠管引发的病原菌感染。
2.临床表现
盆腔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炎症所致的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子宫直肠窝或附件区包块(输卵管脓肿,盆腔包裹性积液等)。
预防措施:IVF前进行充分的阴道准备,包括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微生物检查,必要的阴道清洁治疗等;取卵时避免多次经阴道穿刺。
3.治疗
静脉应用抗生素;脓肿引流;取消移植,胚胎冻存。
三.脏器损伤
包括阴道撕裂伤、膀胱出血、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盆腔神经损伤、腰椎损伤等,可根据各脏器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尿潴留
辅助生殖技术手术后,少数患者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即尿潴留。
发生原因可能有:取卵术后疼痛,不敢排尿;移植术后对胚胎是否会排出的焦虑、窘迫不能排尿;膀胱损伤致膀胱内积血,阻塞尿道不能排尿;输尿管损伤等。
处理:IVF术前加强患者教育,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采用物理疗法,热敷小腹、会阴部、流水声诱导、膀胱前壁、底部轻柔按摩数十次。以上措施均不能缓解,有强烈尿意、腹胀难忍、叩诊膀胱充盈平脐者,可采用导尿术。发现血尿及时判断出血来源,及时进行导尿膀胱冲洗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