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yperprolactinemia

中文别名 :高泌乳素血症

作者
张炜;梁晓燕
概念

各种原因导致血清催乳素(PRL)异常升高,>1.14nmol/L(25μg/L),称为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

病因和发病机制

1.下丘脑疾病

颅咽管瘤、炎症等病变影响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的分泌,导致催乳素升高。

2.垂体疾病

是引起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以垂体催乳素瘤最常见。1/3以上患者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空蝶鞍综合征也可使血清催乳素增高。

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刺激垂体催乳素分泌。

4.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

血清催乳素增高,多为2.73~4.55nmol/L,但未发现垂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患者数年后发现垂体微腺瘤。

5.其他

多囊卵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创伤(垂体柄断裂或外伤)、长期服抗精神病药、抗忧郁药、抗癫痫药、抗高血压药、抗胃溃疡药和阿片类药物均可引起血清催乳素轻度或明显升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确诊后应明确病因,及时治疗,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

1.药物治疗

(1)甲磺酸溴隐亭(bromocryptine mesylate):系多肽类麦角生物碱,选择性激动多巴胺受体,能有效降低催乳素。溴隐亭对功能性或肿瘤引起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均能产生抑制作用。溴隐亭治疗后能缩小肿瘤体积,使闭经-溢乳妇女月经和生育能力得以恢复。在治疗垂体微腺瘤时,常用方法为:第1周1.25mg,每晚1次;第2周1.25mg,每日2次;第3周1.25mg,每日晨服,2.5mg,每晚服;第4周及以后2.5mg,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头痛、眩晕、疲劳、嗜睡、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新型溴隐亭长效注射剂(parlodel)可克服口服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用法为50~100mg,每28日注射一次,起始剂量为50mg。

(2)喹高利特(quinagolide)为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的多巴胺激动剂。多用于甲磺酸溴隐亭副作用无法耐受时。每日25μg,连服3日,随后每3日增加25μg,直至获得最佳效果。

(3)维生素B20~30mg,每日3次口服。和甲磺酸溴隐亭同时使用起协同作用。

2.手术治疗

当垂体肿瘤产生明显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前短期服用溴隐亭能使垂体肿瘤缩小,术中出血减少,有助于提高疗效。

3.放射治疗

用于不能坚持或耐受药物治疗者;不愿手术者;不能耐受手术者。放射治疗显效慢,可能引起垂体功能低下、视神经损伤、诱发肿瘤等并发症,不主张单纯放疗。

来源
妇产科学(第9版),第9版,978-7-117-26439-6
上一篇: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闭经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