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子宫性闭经多由于初潮后宫腔的创伤性操作导致的宫腔粘连或感染,恶性肿瘤放疗造成的子宫内膜破坏,某些妇产科疾病治疗性切除子宫等因素导致。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创伤性宫腔粘连。
1.创伤
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创伤均可能造成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如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后清宫、中期引产或足月产后清宫,以及非妊娠子宫诊断性刮宫、子宫肌瘤剔除术、黏膜下肌瘤摘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等。在我国以人工流产术为最常见的原因,人流术后导致的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刮宫时操作过于粗暴、吸宫时间过长、负压过高搔刮过度等,是IUA的主要原因;此外,刮宫次数越多,发生IUA的可能性越大,粘连程度也越严重。
2.感染
感染可能是IUA的重要原因之一。宫腔内损伤性手术后的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结核,严重的产褥期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等,均可引起IUA。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是常见的病因之一,且由此导致的宫腔粘连,可引起宫腔内膜的完全破坏和瘢痕形成。
IUA发生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子宫肌壁间的相互黏附;其修复过程包括炎症期、组织形成期、组织重建期3个短暂重叠的时期;由于子宫内膜的修复多为不完全再生,其功能受损,最终形成瘢痕。目前,有关IUA的病因机制主要有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学说及神经反射学说。
1.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学说
任何原因使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造成的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再生障碍、新生血管形成受阻、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等,均可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
2.神经反射学说
认为子宫颈内口是一特殊的神经分布区域,宫腔手术或搔刮所引起的反射性神经痉挛并且呈持续痉挛状态,可能引起宫腔积血、闭经、月经过少等临床症状;同时,还可能使子宫内膜失去对卵巢激素的反应。
3.其他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包括
①ER表达异常;②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③宫腔微环境改变与纤维化微环境增强;④信号通路调节异常;⑤其他,如粘连性纤维母细胞诱发的炎症反应。
IUA的发生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一次宫腔手术即可发生粘连,而另一些妇女刮宫多次却不发生宫腔内粘连,这可能与体质因素有关。
粘连可发生在宫颈内口或宫腔内,也可二者兼有之。宫颈内口粘连偶有少量宫腔内积血。宫腔粘连以损害内膜多少分级,按March在HSG或宫腔镜下观察,粘连少于宫腔面积1/4为轻度,1/4~1/3为中度,>1/3为重度;宫颈内口有充盈缺损或宫腔镜下见内口处有纤维组织者为宫颈内口粘连。近年来宫腔镜检查日趋普遍,在宫腔镜下可见到结缔组织在充盈的膨宫液体中漂浮如絮状,或结缔组织使宫腔硬化如苍白之瘢痕呈岛状分布于正常内膜之间,严重者粘连组织形成粗细不等的束带。据国外文献报道,取出病理活检之内膜,呈分泌期改变为80%,增殖期改变为12%,内膜增生过长及萎缩分别为3%和5%。子宫内膜中常见有纤维组织、平滑肌、蜕变和机化的绒毛组织及纤维钙化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