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子宫体恶性肿瘤
子宫体恶性肿瘤
概述

青少年及小儿的子宫体恶性肿瘤包括中胚层混合瘤(mesodermal mixed tumor)及中肾源性腺癌(mesonephrogenic adenocarcinoma)。中胚层混合瘤是一种副中肾管的恶性肿瘤,其母组织为内膜间质。除小细胞肉瘤组织外,还有黏液、软骨、骨及肌肉成分,与畸胎瘤无关,因子宫中胚层混合瘤仅由一个胚层形成。儿童的子宫内膜腺癌在国外文献中仅有个别报道,它来自个体发育不良的区域,即来自中肾管(Gartner管),并非来自内膜本身。

病因学

青春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原因不清,目前国内外学者多认为高危因素主要有无排卵、不孕不育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不排卵或少排卵,导致黄体酮缺乏,使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性刺激,缺少周期性改变,而长期处于增生状态,易引起病变。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能导致不排卵和不孕外,其体内的高水平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更易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进而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宫底部和两侧宫角处,常转移至输卵管及卵巢,经淋巴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因此,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术式为子宫切除术和双侧附件切除术,并在手术时常规冲洗腹腔,腹腔液送检。子宫肉瘤偶见报道,起病隐匿,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治疗多主张行子宫全切术,保留附件,术后给予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总体来说子宫肉瘤对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对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切除双侧卵巢,现存在不同意见,文献报道,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考虑保留卵巢:①年轻(年龄小于40岁)。②患者迫切要求生育。③组织学类型为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病理分期Ⅰa期G1。④腹腔细胞学检查阴性。⑤术前检查或术中探查未发现可疑腹膜后淋巴结。⑥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⑦有较好的随访条件。术后给予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并密切随访,同时除外复发。对于复发病例,在检测ER、PR情况下,可再行放疗、化疗或孕激素治疗。术前放疗能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活性,可控制宫旁、盆腔、淋巴管浸润的亚临床病灶,并减少手术所致种植的可能。

以保留子宫为目的的非手术治疗,即内分泌治疗正在探讨之中,其中孕激素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药物。可考虑先给予大剂量孕激素治疗,3个月诊刮1次,了解病情的变化。如果病情有逆转,可治疗6~12个月,停药后继续监测;如果病变进展或持续存在,则应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

在诊断和处理年轻子宫内膜癌时一定要慎重,采用什么方法治疗要反复权衡以后再做决定,要多考虑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的问题,保留功能的治疗应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作者
高国兰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下册,第3版,978-7-117-18156-3
上一篇:子宫体良性肿瘤 下一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