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
概述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作为第二代试管婴儿,主要针对男方少精症、弱精症等解决男性不孕的主要治疗方法,在ART中使用较广泛,但因ICSI治疗后发生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GTD/GTT)的报道近年已不少见,其中发生葡萄胎和胎儿共存的报道不少。2000年之后逐增多。Petignat等报告因丈夫少精症行ICSI获葡萄胎和正常胚胎为双胎妊娠,从一个受精的卵母细胞中获得2个分裂期胚胎(4个1~2级的卵裂球)含有双原核和单原核。孕15周发生严重先兆子痫而终止妊娠,组织病例学检查和DNA倍体分析考虑为双胎(完全性葡萄胎和正常妊娠),其结论是单原核是葡萄胎起源,此例主要是移植了单原核胚胎致葡萄胎。Dalmia等报道1例ICSI后三倍体妊娠,羊水穿刺检查核型为69XXY后终止妊娠,该例提示二个雄性三倍体被双倍体精子受精。2002年Wood和2004年Ulug各自报道ICSI移植单个冷冻胚胎后发生部分性葡萄胎,因丈夫少精症仅单个精子进入卵浆后发生部分性葡萄胎。

Hamanous等报道ICSI后双胎妊娠(完全性葡萄胎和早产可存活的正常婴儿),该例因丈夫少精症与3个卵子行ICSI,证实二个胚胎为双原核移植至子宫,孕7周时确诊为葡萄胎与胎儿共存,孕33周因早产终止妊娠,为双绒毛膜妊娠,含有一个正常胎儿和胎盘在一个绒毛膜,另一个绒毛膜为完全性葡萄胎。细胞分子分析说明ICSI能避免由于多个精子受精引起的部分性葡萄胎,但不能避免危险性甚低的完全性葡萄胎(性伴双倍体)。

2008年日本Yamade等报道睾丸取精后ICSI,获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完全性葡萄胎和胎儿共存)。标准的IVF易引起多精子受精,增加三倍体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易引起双精子受精,而ICSI能避免多个精子受精。日本也有报道1例葡萄胎组织用显微附染体(染色纤丝与染色体连接之小圆体)分析显示双亲单倍体染色体组复制之后与一个不活动的卵母细胞单精子受精或一个不活动的卵母细胞与一个具有双倍体精子受精。患者切望继续妊娠,葡萄胎成分急速增长,15周后因先兆子痫终止妊娠,因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手术和化疗。

作者
石一复
来源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第3版,978-7-117-18156-3
上一篇:IVF后卵巢葡萄胎 下一篇: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